今年初以來,江蘇、廣西、河南等多地出現新建辦公大樓閑置現象。4月,僅黑龍江一省,就有三個地方被曝光政府違規興建辦公大樓或新建辦公大樓閑置的情況。多地新建辦公樓閑置,給出的一個共同理由是“風聲緊”。 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門當初違規興建辦公樓,現在卻不敢貿然入駐,“風聲緊”成為共同理由,耐人尋味。解讀其背后的潛臺詞,當不乏兩層含義:一是表明了有所顧忌、不敢妄動的無奈;二是傳遞出等待時機、“風”過再搬的期許。這無疑擊中了一些地方對樓堂館所建設缺乏常態化監管的制度軟肋,比如有部署無落實的制度虛置,缺乏持之以恒監管的運動式治理,等等。“風聲緊”的弦外之音大概是,既然是“刮風”,便不乏時有時無的“季節風”、時緊時松的“一陣風”,且總會有“風平浪靜”的時候。這其實也正是違規辦公樓建設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從1988年國務院頒布首個《樓堂館所建設管理暫行條例》,到去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要求5年內各級黨政機關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樓堂館所,這25年間,中央發布了10個國家級“限建令”。“限建令”頻出與違規辦公樓頻現共存,成為長期以來的一種尷尬現象。年年喊打的“限建令”,未能阻止一些地方違規辦公樓的涌現,原因頗多,不無地方政府根深蒂固的面子情結和享樂思維,也不乏諸如先上車后補票、偷梁換柱、挪用資金或以地換錢等花招,但制度形同虛設、監管疲軟乏力、違規成本低廉,卻是不得不正視和亟待矯正的重要因素。一個“風”字堪稱對此窘況的形象詮釋。 也許,地方官員們產生前所未有的“風聲緊”的感覺,不失為一種敬畏與自省,也表明了反“四風”的成效,但不敢搬的觀望與閑置,同樣是不能容忍的浪費和不作為。 遏制違規辦公樓屢禁不止亂象,需要強化常態化制度監管、力避運動式治理的務實糾風,更需執行有力、違法必究的追責。面對違規辦公樓閑置,涉事地方政府應摒棄寄望“風”停、伺機再搬的幻想,以引入市場機制、盤活閑置資源的行動為其找出路、減損失,比如拍賣、改成公益事業機構等,這才是直面違規現實、避免錯上加錯的積極態度。須知,不少違規興建的豪華辦公樓,花費財政資金上億元,如果長期閑置,無疑是巨大的損失。另外,紀檢監察部門也不妨積極行動起來,督促有關方面做好善后工作,不能任憑一些地方政府長期這樣觀望下去。(福建日報) |
相關閱讀:
- [ 07-28]新建違規辦公樓“閑置”后該怎么辦
- [ 07-24]豪華辦公樓七年不掛牌,誰在縱容
- [ 06-10]政府辦公樓,咋成“麥田守望者”?
- [ 05-15]“博物館”辦公樓展示“官場豪樓建設丑態”
- [ 05-09]一個國家貧困縣兩處奢華辦公樓?
- [ 05-05]政府辦公樓不妨爭做另一種“地標”
- [ 04-09]豪華政府辦公樓究竟是誰的面子
- [ 02-10]搬進又搬出超標辦公樓折騰的是理念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