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美國上市的轟動效應已經逐漸淡去,接下來就是阿里250億美金怎么花的問題了。因為,這些年來,中國上市公司有一個比較共同的問題,那就是不知道募集來的資金怎么花。這樣的問題,會不會在阿里身上出現呢? 馬云給出的答案是:未來十年,阿里要打造一個真正了不起的生態系統,這個系統包括電商、金融、菜鳥以及阿里數據和云計算等。馬云透露,到目前為止,阿里只完成了這個系統20%的工作,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按照馬云的設想,阿里在打造生態系統過程中,重點也將放在支持小企業和農村兩大方面。小企業則不僅僅局限于中國,還必須具有全球化眼光,能夠將阿里支持小企業輻射到菲律賓、阿根廷、韓國和意大利等世界上其他國家,讓阿里的生態鏈能夠覆蓋全世界。基本的目標是,為全球一千萬小企業提供一個生存的平臺,創造一億的就業機會,并為全世界二十億人提供消費。 目標不可謂不宏偉,生態系統也不可謂不宏大。更加令人期待的是,阿里的發展目標和生態系統,都聚焦在兩個字——弱和小。亦即通過扶弱助小,讓更多的中小企業和普通民眾獲得發展和生活改善的機會。雖然顯得不夠大氣、不夠驚天動地、不夠具有轟動效應,但是,最終的結果,可能會幫助阿里把路越走越寬,把企業越辦越好,把地位越做越高。 先說扶弱。弱,對一個社會來說,既是短板,也是基礎,既會影響木桶效應的效率,也會提升木桶效應的效率,就看如何將弱變強,如何發揮弱的厚積薄發作用了。一旦扶弱的工作做好了,弱都變強了,那么,弱者轉強激發出來的能量,將對扶弱者產生乘數推動效應,使扶弱者得到乘數式發展。 從阿里近年來所采取的一系列創新和改革舉措來看,扶弱的特征是十分明顯的。像B2B、淘寶、天貓等,無一不是領著弱勢一方在與強勢一方抗爭,最終迫使強勢一方作出讓步,從而讓弱勢一方獲得更多利益和權利。就像余額寶一樣,那么強大的銀行都最終不得不低下高昂的頭,給居民作出讓利。如果阿里的生態系統,能夠真正輻射到農村,幫助農民這個弱勢群體與強勢群體抗爭,并最終實現勢力平衡,其對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與地位提高將起到關鍵作用。一旦扶弱的生態系統完全建立起來,阿里的市場影響和社會地位將大幅提升,并使企業步入更加良性的發展軌道。 250億美元的資金,將有可能成為阿里扶弱強有力的武器,讓相當一部分弱勢群體在這筆資金中得到財富增長的乘數效應,最終推動阿里發展也產生乘數效應。 再看助小。現實生活中,小常常容易被忽略、被邊緣化,甚至被大欺負,但是,如果沒有小這個基礎,社會就不可能穩定,也不可能平衡。尤其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人口大國,小就更是不可忽視的基礎力量,如果誰忽視了這股力量,誰就可能最終被社會所淘汰。 阿里助小,是抓住了社會問題的關鍵,抓住了經濟社會發展最核心的問題。“一切目的就是幫助小企業”這樣的理念,雖然與一些地方政府的要求相差甚遠,但與中國發展的目標卻相當貼近。中國在經歷了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以后,由于貧富差距的拉大、地區差距的擴大,已經沒有條件再唯大唯洋,而必須將目標轉向助小了。不然,強大的就業和收入增長壓力,將使政府變得相當被動。 對阿里來說,助小顯然不只是為了承擔社會責任,不只是擴大企業的社會影響,助小本身就是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的。幾乎所有的大企業,都是由小企業成長而來的,是由小企業逐步發展起來的。如果沒有鋪天蓋地的小企業,就不可能有頂天立地的大企業。誰也無法預料,阿里今天的助小,會助出多少頂天立地的大企業來,而一旦這些企業成長起來以后,又有誰能夠忘記曾經幫助過他們的阿里呢?阿里的服務對象,又怎么可能不在助小中越來越龐大,結構越來越合理呢?最終,阿里可能成為世界上服務大企業、擁有優質大企業客戶群最多的企業之一。自然,阿里的生命力和競爭力也會越來越強,把阿里做成百年老店也就大有希望了。 馬云“扶弱助小”的理念是超前的,是具有戰略眼光和全局思維的。阿里美國上市獲得的250億美元巨額資金,應成為阿里這艘航空母艦能否凌駕于其他航空母艦之上最為強大的物質基礎。超前的理念與優厚的資本結合在一起,將使阿里的發展充滿想象、充滿期待、充滿希望。做一個互聯網領域的百年企業可能不太現實,但是,做一個“扶弱助小”為基礎的百年企業,應當完全可能。 譚浩俊(江蘇職員) |
相關閱讀:
- [ 09-22]阿里巴巴演繹財富神話背后的尷尬
- [ 09-22]阿里IPO成功不只靠商業模式
- [ 09-22]“阿里傳奇”能被多少“小微”復制
- [ 09-22]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
- [ 09-22]上市后,阿里員工真“暴富”了嗎?
- [ 09-19]阿里是否高價發行需要市場檢驗
- [ 07-23]紐約時報向阿里巴巴發難目的不純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