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封堵買官賣官歧途,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是基礎, 規范權力尤其是“一把手”的權力至為關鍵】 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組已開展四輪巡視,涉及31個省區市等,形成了47份巡視反饋情況報告。巡視發現,有8個地方干部任用存在領導打招呼、拉票賄選、跑官要官、弄虛作假之風,有5個地方甚至存在嚴重的買官賣官問題。這些“問題清單”引起了關注。 買官賣官,其危甚重。古人早就說過,“以貲授官,其才品庸下,素不知義”“或侵漁百姓,取償前日之費,則公私皆被其患”。縱容買官賣官,投機鉆營之徒就會大行其道,而真正廉潔有為官員則不受重用。花錢買官,必然加倍貪瀆,以期早日撈回買官所耗,此之所謂“貸款買官,貪污還貸”。這些政以賄成、公權私授的做法,于黨紀國法不容,與公共利益相悖,必須堅決遏制。 正因如此,無論買官賣官、封官許愿還是跑官要官,中央都堅持以零容忍態度從嚴治理。前不久,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嚴禁封官許愿、任人唯親、營私舞弊,嚴禁采取跑官要官、說情打招呼等手段為本人或他人謀取職位。而后出臺的有關監督意見明確提出,“對買官賣官的,一律先停職或免職,移送執紀執法機關處理;對違反規定作出的干部任用決定,一律宣布無效,按干部管理權限予以糾正”,體現了動真碰硬、絕不姑息的制度剛性。 要把這種剛性制度落到實處,切實封堵買官賣官歧途,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是基礎。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選什么人用什么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么樣的干部作風。在一些地方,盛行“不跑不送,原地不動;只跑不送,暫緩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的潛規則,老實人難以脫穎而出,“官油子”反而如魚得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逆淘汰”的不良生態。廣東茂名腐敗窩案爆發前的幾年里,當地買官賣官風氣暢行,民間甚至流傳著從科長數十萬元至副市長數百萬元的“價目表”。 多年前,山西翼城縣原縣委書記武保安因賣官受審時坦言,“當書記與當縣長就是不一樣?!痹瓉?,他認為當了縣委書記就擁有了縣長不能企及的“一錘定音”話語權。有個細節是,武保安剛當上縣委書記就對全縣干部大調整,故意將調整干部的時間拉長,再授意組織部門“履行程序”。一旦“班長”成了“家長”,“群言堂”成了“一言堂”,跑官買官者就一窩蜂地往其家里鉆。 這就警示我們,封堵官位買賣之路,規范權力尤其是“一把手”的權力至為關鍵?,F實中,有些領導干部權欲膨脹,常把“不聽話就拿下”掛在嘴邊,用人制度和程序不如他一句話;也有人把所謂“市場邏輯”引入官場,采取“要想富,動干部”等斂財手法;加上選拔過程不透明、信息不公開等問題,這些都為公權私授、賣官鬻爵提供了便利。 公道正派來自嚴格程序,清風正氣源于嚴明法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要進一步規范選人用人權力運作方式和程序,加快建立選人用人失誤失察責任追究制度,用嚴密的程序和剛性的責任保證把人選準用好。讓制度更完善,讓執行更嚴格,讓問責更嚴厲,就能織密反腐“天網”,使跑官要官者沒有市場、讓買官賣官者寸步難行,為凈化用人風氣釋放正能量。 |
相關閱讀:
- [ 07-11]讓買官賣官者“賠了夫人又折兵”
- [ 07-10]買官賣官者,國之賊也
- [ 07-05]“官迷”被騙因買官賣官有市場
- [ 05-08]強化監督機制讓買官賣官者賠了夫人又折兵
- [ 07-20]“白宮書記”買官賣官為何能得逞
- [ 12-10]記者的幕后交易與買官賣官何異
- [ 10-23]中紀委能讓買官賣官者并獲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