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文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吹響號角
2015-02-03 15:04:2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發布,內容包括: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圍繞促進農民增收,加大惠農政策力度;圍繞城鄉發展一體化,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圍繞增添農村發展活力,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圍繞做好“三農”工作,加強農村法治建設。(2月1日 中國廣播網) 2015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是繼2004年之后中央連續12年把目光聚焦三農。而今年的“一號文件”我們明顯能看到三個標簽:農業深化改革、農村法治化、農業現代化。這其中,還包含“兩個穩定增長”:加大惠農力度,讓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加大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科技投入,保障糧食生產持續、安全、穩定增長。而整個“一號文件”從始至終都在傳遞一個強烈信號:“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調研農科部門和基層干部時曾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保障糧食安全對中國來說是永恒的課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解決13億人吃飯問題,要堅持立足國內?!边@是一位曾經飽嘗饑餓滋味的國家領導的擲地有聲!此后,保障十八億畝耕地紅線,以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等相關規定出臺,中國人開始從“手中有糧”也開始向“飯碗里的安全”跨步。 2013年1月2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2012年社會藍皮書》指出,2011年中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首次超過農業人口達到50%以上,這是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重要一步,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地少人多的國情,而占全國國土面積72%的農村和三農工作依然是重點,因為農村裝著我們的鄉愁,更承載著億萬子孫后代的希望和未來。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對今年的三農工作做了五項規劃,可謂緊貼國情民情,并細致入微,“建設現代化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針對的是中國耕地減少,人口增加的國情;“加大惠農政策力度”是對收入分配的再平衡;“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是對城鄉一體化和新型城鎮化的助力;“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是在激活基層神經末稍;“加強農村法治建設”是筑牢和諧社會基石。 今年是“十二五”計劃的收關之年,“十三五”計劃的謀劃之年,而“十三五”末我們將迎來“兩個一百年”第一個“建黨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檢驗。顯然,這個“趕考”日期離我們已越來越近,“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拉齊農業“四化同步”的短腿,補足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無疑已時不我待,今年的“一號文件”無疑已吹響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鋒號角,而每一名三農干部都該以一種責任心和使命感,奉獻熱血、匯聚激情,推進“兩個一百年”和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最終實現。 |
相關閱讀:
- [ 02-03]一號文件連續12年鎖定“三農”耐人尋味
- [ 02-03]今年一號文件的五大看點
- [ 02-03]直面農村被過度抽取的現實
- [ 02-02]“穩糧增收”是糧食安全雙底線
- [ 02-02]“強富美”要成三農新標簽
- [ 02-02]解決拋荒難題要靠“兩雙手”
- [ 02-02]新常態下的三農發展新意
- [ 05-22]“快遞下鄉”為農村網購提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