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合并,何不遠離“民生”?
2015-04-28 09:55:37?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國資委已經就推進央企重組專門下發了文件。”目前國資委將國有資本分為公益類和商業類,而本輪大規模兼并重組,將在上述分類基礎上,首先集中在商業類國企領域,特別是完全競爭性行業,資源要素將會進一步向大企業大公司集中,防止類似南北車那樣在參與全球項目時出現同業惡性競爭等情況,很多央企已經開始有所動作。(4月27日 《經濟參考報》) 應該說,整合央企資源是一個現實而迫切的問題。一方面,2005年推行的多元化戰略,造成許多企業心有旁騖,多點開花、大而不強。另一方面,隨著全球化戰略的實施,央企已全面參與全球競爭。但隨之而來,央企之間也開始惡性競爭、相互拆臺。比如,中國南車在阿根廷以127萬美元/輛的“自殺價”,截走了北車的訂單。更造成了阿方對中國裝備企業的整體不信任,“后果非常嚴重”。無疑,推動央企兼并重組既有助于央企突出主業,也能減少央企間的無序競爭。 問題是,推動央企兼并重組固然能遏制無序的價格戰,但對公眾來說,這卻未必是一個好聲音。長期以來,央企一直以壟斷、低效、價高、服務差著稱,合并之后豈不更大,更臉難看、服務差?以電信企業為例,分成聯通、移動、電信三家相互競爭,尚且“網速低、網費高”,合并成一家,豈不更是花著數倍的錢,享受蝸牛一樣的網?顯然,倘若并購出現如此結果,還不如維持現狀。 那么,在央企的發展與公眾的切身利益之間,找到最大的公約數呢?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讓國企合并重組遠離“民生”。簡言之,就是對電信、石油等與公眾吃穿住行用等息息相關的企業,應謹慎合并重組。而對于那些遠離“民生”的行業,則可鼓勵企業大膽并購。比如,中鐵建與中鐵聯姻,中電投和國家核電合并,既防止左右互搏,保證國資增值,又不影響公眾利益,豈不兩全其美? 當然,真正造成國企大而不強的最重要原因是,管理體制的落后。如果在管理上不能與時俱進,“企令不通”、人浮于事,官僚化、低效率等問題,依然我行我素。即使一個行業只留一家央企,那么其也只能是窩在國內靠壟斷吃飯,而不能靠競爭在海外市場殺出一片天。因此,對“走出去”戰略而言,合并重組只是一個輔助手段,只能令央企“健骨強身”。而真正讓國企脫胎換骨,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還需要管理體制的不斷改革。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