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意見提出,將建立領導干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對違背科學發展要求,造成資源環境生態嚴重破壞的要記錄在案,實行終身追責,不得轉任重要職務或提拔使用,已經調離的也要問責。 不久前,騰格里沙漠連遭企業違規排污一經曝光,引起輿論軒然大波。盡管相關企業已被按日處罰超過300萬元,當地環保部門負責人也受到懲處,但這仍然無法挽回騰格里沙漠的生態損失。有專家稱,作為中國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的生態環境極其脆弱,地下水遭到污染后可能千年萬年也難以恢復。“騰格里之痛”無疑是當下環境問題的一個縮影。環境污染往往只發生在一瞬間,但環境破壞后的影響卻關乎子孫萬代。此次中央出臺生態文明建設意見,最大亮點就是實行“終身追責制”。當然,若以人的自然壽命而計,哪怕責任人一輩子受處罰,也難以充抵環境恢復需要的時間跨度,但這一做法正是一種態度的展現:評判官員環保工作也將長遠著眼,不再給監管不力者留下“拍屁股走人”的制度漏洞。 要將終身追責落到實處,一者,需保持長期高壓。環境污染曝光之際,民聲沸騰、輿論抨擊之下處理幾個責任官員并不是難事,難的是一直“盯”著這些問題官員,懲處力度一直持續終身。眼下,一些問題官員“帶病復出”常見諸報端。追責能否持續終身,這是一個關鍵問題。二者,強大執行力的前提是明確的規章制度。環境生態嚴重破壞到底要“嚴重”到什么程度?追究有關人員是追究到哪一級別哪一部門?這些細節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明確,執行時才能有據可依,避免終身追責的硬拳頭打在“集體決策”“無人擔責”的軟棉花上。 其次,一些地方要金山銀山不要綠水青山的背后,其實還是短視的“唯GDP論”作怪。終身追責落實了責任追究制度,還應改變官員績效考核方式,引導官員主動重視“綠色GDP”。比如在一些生態敏感地區取消GDP考核,加大空氣質量、水環境等環境方面的考核權重,讓這些地方官員安心履行自己的環保職責。而對大多數地方官來說,也亟需弱化GDP考核比重,在自然資源和環境責任方面實行離任審計。歸根結底,讓保護環境工作出色、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同在的地方官獲得提拔和重用,更能在行政體系內形成重視環保的用人導向。 不過值得提醒的是,終身追責著眼于事后問責,但問責再怎么強力,也主要是一種對后來者的警醒,真正對挽回已經被污染的環境,作用可能并不明顯。因此,我們更應強調事前防范與事后追責配套并行。比如在重大項目上馬前嚴格執行環境評價制度,對一些敏感項目進行公開透明的聽證會、研討會,聽取來自專家學者和民間的聲音。 我們必須認識到,“終身追責”只是保護綠水青山的最后一道防線,我們既希望它能發揮強大的震懾作用,又不希望看到它四處出擊,忙得不可開交,因為這就意味著嚴重的環境污染業已發生。畢竟,將環境污染的可能性消滅在污染真正發生之前,才是最有力最經濟的環境保護方式。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