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背小冊子過關的考核就是走形式
2015-06-18 15:19:21?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到基層采訪,有村干部訴苦,現在工作太難做了:縣里編印了黨的政策、組織管理條例、法律法規等小冊子,讓村干部熟記,鄉里定期進行考核,回答必須和小冊子上的標準答案完全一致,否則就算不過關。(6月18日《人民日報》) 出現奇葩考核的主要問題還是懶政行為。平時對基層的工作情況不掌握,只靠年底時突擊去檢查一下,平時對基層的學習教育的內容、過程和效果不管不問,年底考核時只能靠那些筆記本和會議記錄來證明,卻不知道有很多的學習教育也只停留在這些會議記錄和筆記本上。單位到底有沒有組織干部職工學習則變得不重要了,這就造成了有些單位的干部職工連筆記本上的筆記都去找人幫抄,到底學習了什么內容自己根本就不知道。這樣的考核又有什么意義? 要根治這樣的奇葩考核問題,需要從三個方面下手。 其一是做到一事一畢。也就是把工作抓在平時,每一項工作完成時就進行考核,不但要考核最終的成果,還要考核過程,看過程規范不規范、效果好不好、有沒有走過場現象等都要納入考核范圍。只有這樣才能使考核真正發揮作用。 其二是根據單位實際搞建設。對于一些小單位,例如只有幾名黨員的單位,對他們的黨建工作硬件設施要求就可以不要求那么大,幾個黨員開會在辦公室坐下就可以開,為什么還要整個幾十平方米的大活動室放在那里浪費?一年難得使用一次的黨員學習教育平臺,人少的單位,為什么不可以幾個單位共享一個平臺設備? 其三是創新考核方式。對學習教育的考核完全可以通過閉卷考試、知識競賽、模擬現場等活動來進行考核,不但可以調動大家參加學習的積極性,更可以使學習教育的效果翻倍,為什么不多使用這樣的方式? 對于印發小冊子給村干部學習,這只能作為學習教育的一種輔助方式,這類小冊子不但要做得小,方便村干部隨身攜帶,還要做得精致和通俗易懂,使人一看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切忌整一些大段落、整篇幅的理論性文章,基層村干部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時間去研究那些高深的理論,就是有時間也不一定能夠讀得懂。只有把考核內容與基層的實際相結合,才能讓考核真正達到效果。當作,對于各類形式主義的考核,還是越少越好,讓基層有更多的時間去做更實用的工作,這才是最重要的。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