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衛計委公布的2015年預算顯示,系統內15家單位的預算今年增長了三成。其中,深圳市血液中心的人均工資福利最高,人均35.7萬元——比其上級單位深圳衛計委還要高一倍多。 人均工資福利35.7萬元,相當于每月收入近3萬元,即便是在整體收入較高的深圳,也可以算得上是高薪了。血液中心作為衛生系統直屬事業單位,為何會有遠超同系統其他事業單位的薪酬?高薪是否與血液中心自身的“創收”能力有關?這些都值得追問。 “做的無本生意,謀取的是暴利,福利肯定好啊”“大家無償獻血,血站卻用市場手段賣給患者”“我無償獻出去的血,卻成他人牟利的資源”……在相關新聞的跟帖中,類似的網友評論不勝枚舉。這不禁讓人想起,曾經在全國大面積出現的血荒——當時的相關調查顯示,不愿獻血者最擔心的一是傳染疾病,二是自己獻的血會被拿去牟利。 我無償捐獻的血液,到了用血患者那里卻已價格不菲,是不是血站和醫院從中獲利了?獻血者產生無償獻血被用于商業牟利的質疑,其實無可厚非。雖然血站和醫院都聲稱并沒有借此牟利,血站說收的錢只是“收回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檢測成本”,醫院說收的錢只是“人工、治療等費用”,可惜這些都只是可信率很低的自說自話。誰能證明賣給患者時真的“血液本身不算錢”? 公眾看不到第三方機構關于血站和醫院“供血成本”的監管和審查,相關成本從來都是不公開的。而依照常識,血站以兩百多元每單位(200毫升)賣給醫院,如果僅是檢測成本,是否有些太不靠譜?而醫院輸血前檢查和輸血人工費本身都是另收的,似乎并沒有什么“人工、治療等費用”,將血液加價到動輒五六百元每單位賣給患者,豈不可疑?信息不公開,很容易讓公眾將血液中心的高工資,“坐實”為其賣血牟利的直接證據。 誠然,公眾簡單將血液中心的高工資解讀為其賣血牟利的證據,也許并不公允和理性,但問題是,只要相當多的人這樣想,而他們的困惑遲遲得不到解答,那就必然會影響到公眾的獻血熱情。曾經大面積出現的血荒,就是看得見的教訓。血液中心該拿多少工資,當然不應該由輿論來決定,但高工資的依據和金錢的來源,相關部門至少應該給輿論一個解釋。 |
相關閱讀:
- [ 07-08]別讓血站35.7萬元年薪毀了公眾獻血熱情
- [ 06-15]我們為何捋不起獻血的袖子?
- [ 03-26]“超量獻血”者要感動還是要常識
- [ 11-06]鼓勵無償獻血別限于褒揚
- [ 11-06]“以血獎血”讓無償獻血回歸本義
- [ 10-27]鄉親相約獻血 演繹人性之美
- [ 09-26]“獻血加分”是另一種賣血
- [ 09-26]“強制獻血”的質疑從何而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