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執法柔情叫“臺風天免罰”
2015-08-10 16:19:5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臺風“蘇迪羅”來襲,這兩天福州城區多處出現積水、倒下的樹木占用車道導致車輛無法通行的情況。不少駕駛員無奈采取逆行手段,但又擔心會被扣分。記者從福州市交警支隊了解到,只要有證據證明車主的違規行為是救助危難或者緊急避險造成的,便可以免予處罰。(8月10日《東南快報》) 遵章守法,敬畏法律,當然應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然而,這與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的釋放執法善意,兩者并不相悖,且還很是需要。猶記得,2012年7月,北京遭遇了60年一遇的暴雨襲擊,許多市民被迫棄車回家,而次日一大清早,交通協管員就開始貼違章停車的罰款通知單,頓時引得網友紛紛指責,“怎么一點人情味都沒有呢?窮瘋了吧,丟人!”而環顧周遭或網上檢索,類似的執法“不人情味”之事,人們自然還能“揭”出不少來。 嚴格地說,“臺風天免罰”的執法善意,其實也不是心血來潮的“網開一面”,卻是吃透法治精髓的真正依法辦事。譬如,針對北京的“特大暴雨后猛貼罰單”,有律師就提出見解:雖然我國《行政處罰法》沒有明確把“緊急避險”作為免除行政責任的事由,但是該法第4條規定:“行政處罰應當遵循公正原則”、“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實施、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這給予了特別惡劣氣候條件下違停違反行作為特殊情節,從而免除行政責任的法律依據。 災情面前,人的生命永遠是第一位的。所以,近幾年來,類似“臺風天免罰”的執法善意,正越來越成為一種管理共識,并獲得了公眾的普遍點贊。媒體陸續報道過,同樣是面對暴雨或者臺風天,北京、武漢、杭州等地或者不貼罰單、停止電子眼攝像抓怕,或者是罰單作廢。浙江蒼南縣的做法是,在臺風過境后首先通知違停車主將車開走,一定時限不開走的才予處罰。可以說,把“緊急避險”作為考量要素,讓罰單貼車不再“風雨無阻”,儼然已成諸多地方氣候災情發生時的一種“執法溫暖”。 執法善意體現管理的溫情與智慧,而我覺得,像“臺風天免罰”這樣深得民心的合理把握和處置,或許還可更進一步、做得更好。從一些地方管理部門的具體表現來看,關于執法善意的顯現,往往是在惡劣氣候災情發生之后,才通過相關渠道告之公眾,使其吃上“定心丸”。那么,為了讓廣大市民在自然災害到來前,提前明白一般的違停違行,不會像平時一樣招致罰單,何不像宣傳臺風預警知識一樣,把這顆“定心丸”事先派發呢? |
相關閱讀:
- [ 07-14]飛不飛臺風,跟戰斗種族無關
- [ 07-28]災后建材禁運蠢令難怪“拍磚”
- [ 07-28]借臺風管違建糊涂至極
- [ 07-25]呂厝大水呼喚精確的水管圖
- [ 07-22]與其打口水仗不如建救災互動平臺
- [ 07-22]災難面前,沒有“信息孤島”
- [ 07-22]用人性溫暖突破新聞盲區
- [ 07-21]應關注臺風背后的自救信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