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新媒體特約評論員 | 賈晉京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一百年”,同時,“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這兩大目標是“十三五”規劃的中心。今后五年,經濟發展將不再以追求速度為導向,而是要實現“保量提質”。 “保量”源于十八大兩個“翻一番”的要求。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長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二是“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益型集約增長”。2015年,我國經濟總量預計超過11萬億美元,即使今后每年保持6.5%的增長,帶來的增量也將達7000億多億美元以上,數量上看,超過十年前兩位數增速的時期。因此,“十三五”期間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保持在6.5%以上,就可以實現2020年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因此,中國沒有必要把精力耗費在零點幾個百分點的增速提升上,而是可以騰出手來,去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長遠發展。 “提質”則意味著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結構優化。中國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人民謀幸福,而不是“經濟賽跑”。十八屆五中全會要求“十三五”規劃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人翁精神、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而創造歷史,并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釋放不竭動力,不斷取得勝利。十八大提出的另一個“翻一番”是城鄉人均收入翻一番。2010年至今,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速度遠超過GDP增長,這意味著完成目標很可能提前實現。要實現共同富??s小貧富差距是必由之路,2010年至今,農村軍民人均收入增長遠高于城鎮,縮小貧富差距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分類扶持貧困家庭,建立更公平、更具有可持續性的社會保障制度。 人的發展,帶來了結構的轉變,是社會的進步。中國從來不是主動追求結構轉型,而是水到渠成式的改革,是順應結構的轉變。當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方式轉變,推動我國正在步入一個嶄新的消費社會。超過4億的80后和90后,造就了淘寶和天貓的“雙十一”銷售奇跡,同時也不斷刷新電子商務的世界紀錄。13億中國人的大市場,消費需求也在向高層次、個性化、多元化轉變。五中全會公報中,“創新”出現27次僅次于“發展”,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創新在推動產業升級的同時,創造了更多的需求。“十三五”期間,要求構建產業新體系,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實施《中國制造2025》;另一方面,推動“互聯網+”,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只有讓創新貫穿一切工作,才能真正建成創新驅動型的國家和社會。(作者系人大重陽研究員,陳風對此文亦有貢獻) |
相關閱讀:
- [ 10-31]全球聚焦中國“十三五”之二:高屋建瓴 解疑釋惑
- [ 10-31]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發展新動力有哪些?
- [ 10-31]奮力開創發展新局面
- [ 10-31]未來五年:“兩個翻番”要啃哪些硬骨頭
- [ 10-31]共同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各地干部群眾熱議五中全會公報
- [ 10-31]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
- [ 10-30]“十三五”規劃的十三個新亮點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