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11月2日,兩名打扮成鐘馗的人和10多名農民工在河南省郟縣房管局門口或坐或站,不時站起來高呼“郟縣房管局拖欠農民工工資,農民工沒錢吃飯?!?。據現場農民工稱,2011年6月份他們參與建設郟縣廉租房——民心家園項目,郟縣房管局拖欠工程款以及農民工的工資2000多萬,四年多一直沒有拿到。隨后一名工作人員來到現場表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他們并不了解,他向領導匯報后一定給農民工一個說法。(綜合11月4日新華社、紫荊網) 年關將至,討薪又成為歲末年初的大戲。這些年,為了討薪成功,農民工也是蠻拼的,除了體力活,還有腦力活。單純地農民工討薪,已經很難吸引輿論的關注。于是,農民工的討薪,也開始花樣創新,從一開始的跳樓秀、跳橋秀,到后來的裸奔、騎馬舞,再到扮演元芳、扮演新聞發言人以及這一次扮演鐘馗……農民工的“中國式討薪”,的確令人心酸。而就此次郟縣房管局而言,他們欠薪是因為沒錢嗎?非也,因為他們自己便住在豪華辦公樓里。 對于輿論的追問,郟縣房管局稱豪華辦公樓是“借用”,但很顯然,用于建設保障房和幼兒園的地盤被房管局“借用”了,似乎也是傷及民生的行為??陀^來說,對于各種各樣的花樣維權行為,比如這一次的扮演鐘馗,的確是不值得支持的,但問題的前提是:法律渠道必須暢通。按月發工資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相關部門卻對法律公然褻瀆,其又有什么臉面抱怨農民工呢?就如今來說,鐘馗討薪能否驅除郟縣房管局的“鬼”,值得期待。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現實中也有不少農民工找過政府部門,但結果要么是碰壁,要么是被推諉。比如2013年,農民工老何等3人找河北遵化市勞動監察大隊維權,結果卻被告知,“政府的事我們管不了,我們只能管私人企業”;再比如,2010年,東莞市“藏寶國際大酒店”拖欠裝修工人工資,農民工拉橫幅討薪被不明人員毆打,求助信訪辦主任,卻被稱“活該”……而這一次的老賴,又是政府部門,置于這般語境下,便大抵可知農民工為何不請法律請鐘馗了! 然而,對于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知名網絡輿情專家呂英杰曾指出,實際上我們并不缺制度也不缺法律,缺的只是對制度與法律的執行與信仰。眾所周知,早在2011年5月1日,惡意欠薪入罪已開始正式實施,而隨后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稱“拒不支付一名勞動者3個月以上的勞動報酬且數額在5000元至兩萬元以上的;或拒不支付10名以上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且數額累計在3萬元至10萬元以上的,即構成“數額較大”,應追究刑事責任。”遺憾的是,法律制度很美好,現實執行很骨感。 農民工扮演鐘馗討薪,不過是無奈之舉。倘若法律渠道暢通,倘若勞動監察大隊積極作為,倘若政府部門自己不當“老賴”,農民工又何必為難自己呢?可以說,農民工討薪背后的執法缺失乃至踢皮球,是一種嚴重的制度潰敗。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很多地方都在出臺“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解決農民工被欠薪,同樣應配以“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讓責任分解到人,如此,農民工才求訴有門,也才會更加相信法律而不是“鐘馗”。 |
相關閱讀:
- [ 09-14]別讓“民工跳樓討薪”假戲成真
- [ 09-08]違法討薪法不容,惡意欠薪誰來管?
- [ 08-21]扒褲討薪
- [ 08-19]農民工討薪不該如此屈辱
- [ 07-17]舞臺不是演員討薪之所
- [ 07-17]讀懂“罷演討薪”背后戲劇出路問題
- [ 06-17]“跳樓討薪”并不是農民工維權正常途徑
- [ 06-15]“討薪板房村”是權力不作為的怪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