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對重污染天氣不力”而被環保部約談的山東德州市長,昨天似乎將一個負面新聞做成了正面新聞。對約談,德州市長陳飛現場表態,以后德州的環保工作將由他親自分管,各縣市區的一把手也要親自抓好環保工作。 德州市長被約談能夠成為新聞,是全國“作為重污染天氣應對不到位”的首例。雖然相較于前不久發生在沈陽的指數爆表、滿城茫然,德州11月28日、29日的污染程度要輕很多,但環保部這次約談德州市長,可以視作亡羊補牢式的加大力度。然而事實證明,類似于爆表面前政府職能部門無動于衷的現象,在許多城市依然存在;表明一些地方根本就沒把沈陽的教訓當教訓,日子過得稀里糊涂。 德州市長的“以后親自分管”,是環保部把“刀”架到了脖子上的臨時反彈,雖然有點“提頭來見”的豪邁之氣,但可以看出此前對于環保工作仍不夠重視。市長親自抓環保工作,本是天經地義的責任。同理,一個地方的環保工作出了問題,市長是責無旁貸的第一責任人。 環保部在督查德州處理重污染天氣應急問題時,談到一個關鍵的問題,“德州市于今年4月對原有應急預案進行了修編,但新修訂的預案在應急減排措施力度上,大幅退步”。按照相關規定,二級響應由停限產減排60%降低為15%,一級響應由停止除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必需之外的一切生產活動降低為減排30%。而“德州市在此次重污染天氣情況下,一直維持在最低的藍色預警級別,未采取任何實際減排措施應對”。 由此可見,德州在應急預案上早就做起了“手腳”,做到污染指數爆表也照樣以級別最低的“藍色預警”告知民眾的地步,這種視民眾健康而不顧的政府“心計”,已經不只是經濟指數的病態政績問題,而是對社會民眾的有意蒙蔽。 不懼民眾懼約談,不畏指令畏曝光。這是當下治理污染工作中本身最嚴重的一種“污染”。一方面表明,在環境治理上,問責的力度還不夠大,另一方面表明,一些地方的官員到現在為止依然還是沒把民眾的健康當成值得敬畏的大事來面對。這種上面有指令,下面做“手腳”的行為,說輕一點,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說得嚴重一點,是只顧自己仕途、不管民眾的欺上瞞下。 市長“親自分管”的德州,環保工作會不會因此而得到明顯的改變,這是一個可以拭目以待的事情。但是,這樣的“正面新聞”,帶給社會的負面影響已經很難抹去了。環保部雖然表示,將在近期就此次問題進行后督查,“如果不能進行有效整改,還會有更加嚴厲的處罰措施”。但是,這樣的狠話,老百姓聽得已經夠多了。老聽著樓梯響,誰都不指望真的有“人下來”了。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