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依照法律,讓正常工作的醫護人員“有人撐腰”,讓遭受損失的群眾“有地說理”,是“平安醫院”建設的題中之義】 “有理無理,鬧大了再說”,是一些人遇到醫患糾紛時的想法;與之相應,“有責沒責,賠點錢得了”也是一些醫院處理糾紛時的態度。今后,這樣的做法將被叫停。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會同中央綜治辦、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維護醫療秩序工作的通知》,滋事行為制止前不得調解、糾紛責任認定前不得賠錢。 近年來,因醫療問題引發的糾紛層出不窮,已經成為社會新聞中的一個類別。從圍毆醫護人員,到花錢雇醫鬧、強迫醫生下跪,醫療領域的暴力事件和違法犯罪已經成為社會痛點。任由這一現象發酵,不僅將影響正常的醫療秩序、破壞醫患之間的信任,也將滋生社會戾氣,讓非理性的行為在社會中蔓延。正因如此,四部門此次出臺文件,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醫療糾紛、懲處涉醫犯罪,不僅劍指“花錢消災”,更力圖建立一個正常的醫療秩序、和諧的醫患關系。 不可否認,對有些醫院負責人而言,“花錢消災”是最簡單的一種問題處理方式,只要對方喊出的價碼能夠承受,就巴不得“趕緊打發他們走”。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模糊了法理上的是非,看似“簡單快捷”,實則埋藏了很大的隱患,變相鼓勵了一些無理取鬧甚至職業醫鬧的產生。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醫院現場處置能力不足造成的。醫生都是知識分子,讓他們承擔職責之外的糾紛處理,實在是強人所難。正確的做法,應該由相關機構對涉醫事件做到充分預案、及早介入,確保事件從一開始就進入法治軌道。除此之外,還應推動完善院內調解、人民調解相結合的醫療糾紛調解體系,及時做好醫療糾紛調處工作。 無論是對醫生還是對患者而言,遇事一斷于法都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此次出臺的文件,并不存在有人擔憂的偏袒誰的問題,而是重申法治之于和諧醫患關系的重要意義。就像很多人指出的,對一般患者而言,醫療領域存在著巨大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很容易被非理性情緒誤導。算不算醫療事故、責任由誰承擔?應該交由專業機構和法律來認定。正因如此,我國侵權責任法專門規定了醫療損害責任,這對作為損害方的患者來說,是公正的體現。遇到事故求助法律、依靠法律,對患者而言也是正確的選擇。換言之,依法解決糾紛,讓正常工作的醫護人員“有人撐腰”,讓遭受損失的群眾“有地說理”,是“平安醫院”建設的題中之義。 也要看到,產生醫療糾紛的原因是復雜的,依法維護醫療秩序,應該與打擊非法行醫,治理醫德不端、過度醫療等現象同時進行。毫無疑問,醫生行業是中國最苦最累又最受氣的職業之一,76歲老中醫邊啃燒餅邊加班、醫生連續加班暈倒手術臺等新聞,讓大家感動并感嘆醫護行業的不易。然而,也有像“手術中遭兩次加價”“能動手術就不開藥、能開貴藥就不開便宜藥”等失序行為刺激著公眾神經。因此,此次出臺的《通知》也特別強調,優化服務流程,改善醫療服務,加強醫患溝通,深入開展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 “十三五”規劃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實現“健康中國”。這既是一項國家戰略,又和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邁向這一目標,需要解決一系列深層次的體制機制障礙,攻克一批老大難問題,醫患關系無疑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事關人人的“健康中國”,不妨從人人皆可做起的健康醫患關系開始。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