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免費做臉,可做到一半卻以各種名目收費。這樣的“美容陷阱”聽來并不陌生,可前兩天又有姑娘中招了。她在論壇上發帖說了自己的遭遇,稱發這個帖子,就是想給大伙兒提個醒。市場監管部門表示:屬于強制消費行為,但取證難,一般以協調為主。(4月9日《寧波晚報》) 近些年,各類美容機構以超常速度擴張,除了遍布大街小巷的生活美容院外,許多醫療美容中心也如雨后春筍般地冒出來。快速擴張的同時,也滋生了類似“免費做臉”等一系列行業亂象。 翻閱各類媒體,你會發現,其實像“免費做臉”這樣的事件各地隨時都在發生,而且,它也只是各類美容陷阱中的一個小把戲而已,更“絕”的招數還多得是呢!譬如“包治百病”,有的美容院聲稱有中外名醫指導,能治療各種疾病,讓你信以為真,愈陷愈深。譬如“圍攻推銷”,一群“專業人員”,反復進行“專業誘惑”,直至你掏空口袋為止。更有甚者,竟以“不美容會得癌”嚇唬客戶購買產品。 諸如此類的美容陷阱還有很多,說到底,之所以這類美容陷阱頻頻發生,跟目前各類美容機構超常速度擴張不無關系。而美容行業的良莠不齊,也給城市埋下了各類消費隱患。最讓人痛心的是,面對美容行業中這一個個美容陷阱,因為“取證難”,以及相關的行業法規的滯后,致使監管部門面對上當中招的顧客時,只能“協調”一下,這,與其說是監管的無奈,還不如說是監管的悲哀。 筆者認為,要徹底杜絕美容陷阱,首先,應從美容機構的“出生證”管起。如何管?竊以為,美容機構“出生”前,相關職能部門應對美容機構、美容師進行全面資質評定,合格后方能“準生”。當然,“出生”后并不是意味著相關部門就可以完全撒手不管了,平時還應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規范化管理,開展美容服務量化分級監督工作,設立美容資質年度考核制度。這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這一過程只是走走過場,任由實際運營中的“無證美容師”代替證照上的“掛牌美容師”,那么,其后果是可以想見的。 此外,職能監管部門要積極發揮行業協會的功能,幫助協會建立“自我約束”性質的美容服務量化分級評定機制,并在協會網站或監管部門網站隨時或定期發布相關行業動態及服務質量評定結果。對涉嫌美容陷阱、無證上崗等行為的美容院堅決予以公開曝光,讓這一“市場之手”來懲罰這些行業圈中的害群之馬。 在此基礎上,政府應盡快出臺與之相適應的各種法律、法規,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依法打擊美容陷阱的同時,加大這些不法機構的違法成本。至于各相關職能部門,則應落實監管責任,而不是相互扯皮。 如此,則杜絕“美容陷阱”有望,鏟除行業毒瘤有望。 |
相關閱讀:
- [ 06-11]報銷老婆美容費絕非“不是個事兒”
- [ 05-05]“千人美容吉尼斯”意義何在?
- [ 09-04]對濫用明星照片的美容機構應“深度處罰”
- [ 05-15]善待“城市美容師” 為心靈做“美容”
- [ 03-11]“美容經費”
- [ 02-07]學生成美容主力軍污染了“美麗生態”
- [ 05-31]鐵路兩邊“美容”的里子與面子
- [ 12-20]警惕"美容會所"成為女性官員腐敗的溫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