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性質上,傷醫案與傷警案、傷師案、傷親案等并沒有本質的不同。針對任何一個職業的暴力行為,都需要我們重視;任何一個群體的恐慌,都需要制度的關懷來安撫和紓解。】 5日,廣東省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醫師陳仲偉在家中被一名男子砍成重傷,身中數十刀,男子隨后跳樓身亡。7日中午,陳仲偉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辭世。醫院通報稱,砍人者自稱1991年找陳醫生做過口腔手術,現牙齒變色要求賠償。 這起事件令人憤慨,也讓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傷醫案又增添了新例證。針對此事件,中國醫師協會等機構紛紛發聲吁請各地警方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切實依法果斷處置。廣東省衛計委也在6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全省各地衛計部門和醫療機構與公安部門聯合行動,嚴密防范暴力傷醫事件發生。 個案的慘烈再一次給醫生群體帶來了激憤與恐慌。在我的朋友圈里,數位醫生均轉發了同一個帖子。這個帖子的大體意思是:相比近期引起輿論軒然大波的一些事件,廣州一位德高望重的主任醫師活活被砍死,只有同行們在默哀,主流媒體卻一片沉默。這個社會病了,病得不輕…… 醫生朋友們的焦慮和不安全,我們感同身受。但我以為,此時拿廣東暴力傷醫案與其他事件相比,并不太妥當而且也沒有必要。在這個關頭,我們最需要的是反思個案中的問題、提出相應可行的對策,而不是變相激起媒體和醫生群體之間的對立,甚至是敵意。需要看到,一個人也許難逃病痛折磨而離世的命運,但這并不妨礙輿論對眾多關聯議題的追問;一個傷醫個案,也許在某個特定時段并沒有得到媒體足夠的聚焦,但這也并不影響輿論對暴力的譴責和對加強醫生安全保障的吁請。 進一步說,如果我們跳出當下這個輿情節點,從更長的時間維度(比如近十年來)來觀察將不難發現,其實傷醫案從不缺乏輿論關注。且每次輿論聚焦都或多或少推動了制度的修正和進步。2012年4月30日,衛生部、公安部聯合發出《關于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明確警方將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醫鬧等擾亂醫院正常秩序的七種行為予以處罰;2013年10月,衛計委、公安部聯合出臺《關于加強醫院安全防范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其中特別提出“醫院要為在崗保衛人員配備必要的通訊設備和防護器械”;及至2015年8月,“醫鬧”正式入刑。 也就是說,近年來,對醫療秩序的法律規制,以及對醫院安全的制度防范在逐漸升級。這些修法與制度建設的效果,固然有待時間校驗。但就算是“醫鬧”入刑,也很難避免一些極端個案的發生。以廣東此次傷醫案來說,該患者索賠不成就要人命,而且目標指向的是25年前的手術醫生。這一行為,很難用正常邏輯來解釋。在法律性質上,傷醫案與傷警案、傷師案、傷親案等并沒有本質的不同。針對任何一個職業的暴力行為,都需要我們重視;任何一個群體的恐慌,都需要制度的關懷來安撫和紓解。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