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元工資置勞動者權益于何地
2016-07-20 09:17:11?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轉眼又到了畢業求職季,長春某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小雪(化名)最近就因為工作的事頭疼不已。原來,她在網上應聘了一家娛樂傳媒有限公司,結果順利上崗,工作一個月后,終于盼來了第一筆工資,而這筆工資只有160.25元。(7月19日《新文化報》) 雖是試用期合同,但合同卻也明確標注第一個月基礎工資1750元,基礎工資也就是指以大體維持職工本人的最低生活計算的工資額。然而,這家公司卻玩起了文字游戲,將基礎工資進行績效考核,當績效考核最終解釋權歸其所有時,那么,一個月160元的工資似乎注定難以避免。 勞動者的工資雖說是按照市場規律來辦事,但為了確保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相關部門也就明確了最低工資的法律條例。這一規定具有強制性,也就是決定了,企業在制定工資標準時,要遵循這一底線?,F今,長春市最低工資標準是1480元,這家企業卻只發了160元,從這里可以看到,所謂的績效考核,不過是該企業剝削員工的冠冕堂皇的說辭而已。 最低工資標準的設定,關鍵在于保障勞動者基本生存權利,換句話說,無視這一標準,那就是就勞動者權益的踐踏。一個月160元的工資看似是極端個例,在現實中,卻又是多么的普遍,入職繳納押金、辭職繳納違約金、工作幾個月卻沒有一分錢的例子比比皆是。媒體更是報道過,一些企業為了利益最大化,大量使用新員工,幾個月內將其辭退而不給付工資。 160元的工資折射出的是勞資雙方不平等的關系是多么的嚴重,勞動者面臨強勢的企業的剝削的時候,除了息事寧人外,幾乎難以化解問題。一者,勞動者要想維權,必須付出極大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就算獲勝,對自身來說經濟上也于事無補;二者,面對這樣的糾紛的時候,工會組織等勞動者的權益保護機構卻一直缺席,與之相對的是,在歐美有著大量的公益組織和工會組織,主動地尋求為勞動者出頭。 160元工資抖落了勞動者權益的一地雞毛,其不僅是一個工資問題,更是一個綜合的權益問題。媒體報道,16日,重慶一裝修公司的員工爆料,因為沒有完成業績,單位的員工被“獎勵”苦瓜生吃,吃不下去吐了就再罰一根。對此,公司負責人解釋:最近員工工作業績差,想通過吃苦瓜來激勵員工,苦瓜沒人想吃,要想不吃苦,就得更加努力工作。一月160元的工資和員工被罰吃苦瓜,都折射出了勞動市場仍然由資本牢牢地控制著。換句話說,那就是保護勞動者權益的法律根本沒有被激活,仍然停留在紙面文章上。 面對這160元工資折射出的勞動者權益的薄弱,相關部門真是很有必要,以最低工資標準為突破口,對勞動市場進行一番清查和調研,進而舉一反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為勞動者的權益兜底。出現160元工資的奇聞,我想當事人無需臉紅,但涉事企業和當地的勞保部門卻真夠丟人的。 |
相關閱讀:
- [ 07-20]到手工資160元有違法律和良知
- [ 07-11]“取消公務員雙休日”式任性何以一再重演
- [ 06-28]讓青年技能人才體面地工作生活
- [ 05-23]拖欠教師工資也是對教育犯罪
- [ 05-18]頻繁調整最低工資可能破壞市場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