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教育嚴厲還是自由民主的爭論,正如“虎媽教育”與“賞識教育”的爭論一樣,注定不會有公認的結論。只是,大學生的權利意識更甚于中小學生,大學教育不能忽視這一現實。】 西安一大二女生向媒體反映,所上的概率論課,學生回答不出課前提問時,會被老師罰抄概念十遍;如果下節課再有學生回答不出問題,則需要罰抄新的概念二十遍。 這則新聞能引起網友關注,是因為“新鮮”。一是“罰抄”本身新鮮。中小學“機械罰抄”并不稀罕,但發生在大學,而且是“疊加罰抄”,的確比較少見。二是這樣的教師新鮮。在高校教師頗多不安教位、專謀前(錢)途,大學生理想缺失、學習敷衍的詬病聲中,有如此“傳統”而且“執著”的教師,倒頗有點讓人“懷舊”。 說“懷舊”,一是因為筆者小時候頑皮,當時語文老師的拿手絕招便是“錯一字罰二十遍”。惜乎當時沒有“權利意識”,現在回顧,滿腹怨恨罰抄之余,倒也練就了錯別字很少的“童子功”。二是因為筆者本科就讀于工科院校,當時頗有一些專業教師,批改近百人作業而未嘗懈怠,敬業程度直追中小學老師,現在想起來,都是肅然起敬的。 但“懷舊”本身,也可能是“舊”的標志。遠的不說,當筆者想把當初“錯一罰十”的經驗,移植到上小學的女兒身上時,便遭到了強烈抑制。比如,她會說這一點都不科學,也會氣急敗壞地說,你沒有權力這么做!民主機制下討價還價的結果,是“錯一罰三”了事。和諧是和諧了,但女兒的錯別字到今天還是不絕如縷。可錯別字又怎樣?女兒在美國也上了半年小學,那里的老師,對語法錯誤和拼寫錯誤,一般也是不大糾正的。他們的理念大致是,興趣最重要,長大一點就會了。因此,美國孩子這方面的基本功自然不如中國;不過,再轉折下,他們未來的創新能力和成就,倒也未必比中國孩子差。 回到這則新聞,學生反抗的理由似乎很充分,比如,罰抄占據了大量時間,會導致學生對這門功課產生厭惡,還會影響其他課程的學習;再如,無意義的機械抄寫,高花費低成效,得不償失。背后其實是對權利的訴求。可是,一次罰抄并不至于影響如此巨大,多次罰抄則意味著不斷地犯錯,這是否意味著對課程不夠重視?畢竟,罰抄不是“必選項”,而至少對“概率論”這門功課而言,“無意義的機械抄寫”只是學生的主觀情緒,其實體現了對“抄概念”功能的不了解。概率論對其專業(經濟學)確實非常重要,而且其中的許多概念的確是需要認真記憶和消化的。 對教育嚴厲還是自由民主的爭論,正如“虎媽教育”與“賞識教育”的爭論一樣,注定不會有公認的結論。只是,大學生的權利意識更甚于中小學生,大學教育不能忽視這一現實。而鑒于大學及大學專業課的特殊性,大學教學的個性,也宜給予一定的尊重。唐圭璋先生被譽為“詞宗”,他給學生上唐宋詩詞時,多不解釋,只是反復吟哦,吟哦之中,學生也似乎就懂了——他是反對分拆講解的。 也因此,公眾不要遽下結論。只要在規則許可范圍之內,只要教師在性格及動機方面沒有不妥之處,適當的不作為要比亂作為好。高校在保證學生身心安全和雙方合法權利的大前提下,保持不同理念之間的碰撞乃至適當的張力,并在小范圍的溝通與博弈之中,達成一定程度的諒解,是多元化社會的正常現象。對此,我們不必大驚小怪,當作“新聞”。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