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情人節變成“情人劫”
2017-02-13 20:57:3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又快到一年一度的西方情人節了,不少市民已打算著趁此機會“浪漫”一把。不過,民警提醒廣大市民,情人節里是非多,每年他們都會接到不少“奇葩”警情,不謹慎對待極易變成“情人劫”。為此,警方盤點了近年來常見的幾類案件,希望市民能引以為戒。(2月13日寧波網) 伴隨著情人節的到來,情人節這天浪漫一下,少則幾百多則數千元的甜蜜消費,在不少人看來再也正常不過。對此,有人將當下的情人節消費趨向歸納為三種:一是將其娛樂化,二是將其商品化,三是將其荒誕化。顯而易見,情人節商品化是最鮮明的特征。 有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年輕人熱衷情人節,消費力遠勝中歐國家。無論是西方情人節還是傳統的七夕情人節,該節日都會對當地節日消費起拉動作用。有專家表示,情人節已經成一種文化資本和創造出的符號,這個節日給商品賦予浪漫的意義,而商人們則建立一種商品與浪漫之間人為的關聯,目的是讓人們想到浪漫,就想到要商品,商品等于浪漫。 今年的情人節也不例外,最終還是躲不過“情人劫”。情人節前夕,促銷戰已啟幕,只要您走訪各大超市及百貨商場便會發現,很多商家已經打出各種有關情人節的宣傳標語,提前向市民們兜售起了“浪漫”。其中,餐館、鮮花店成為預訂消費最集中的領域。而在這一天,花價大漲、飯館預定爆滿、電影院排隊已成了非常正常的事情。以愛情的名義消費節日,不少人在情人節這天樂此不疲地消費,就是為了能讓自己過個像樣的情人節,哪怕是多花些錢也是心甘情愿。熟不知,正是這種“心甘情愿”的心態,往往讓自己不知不覺地掉入消費的“甜蜜陷阱”。 莫讓“情人節”變成“情人劫”,消費者要做到理智參與“打折、贈送、買一送一”等促銷活動,不要一味追求價格折扣。應避免受到促銷誤導,沖動購物,做出超出消費能力和實際消費需要的購買行為。雖說情人節的“甜蜜消費”,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人們生活水平、消費理念的提升和轉變,但對于沒有達到一定經濟實力和消費能力的年輕人,切忌盲目崇尚奢靡的風氣,要理性對待情人節消費,別讓情人節完全淪為商品化。錢,在這個時代的確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和本該純凈的愛情糅合在一起時。我們渴望純真的愛情,但不愿看到愛情成了情人節的“一次性消費品”——“用完”就結束了。 一言蔽之,簡單、溫馨地過個經濟型的情人節無可厚非,營造點浪漫氣氛也屬正常。而一旦被潮流牽著鼻子走,反而會失去情人節的溫馨味道。對待情人節,年輕人的消費觀應該趨向更加理性、務實,逐步從追求花哨的形式,轉而追求溫馨的內涵,如果你的情人節變成“情人劫”,或許真的要好好反思一下。情人節,愛情如何不被“消費”綁架,怎樣躲避和化解“情人劫”,這是一道值得年輕人思考的時代課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