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本是一種工具,但在設計人員的奇思妙想下,變身為有廣闊市場的文化創意產品。這背后,蘊含著文創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不同產業間的碰撞與融合、科技力量的驅動和完善的營銷宣傳策略。 如今,文化產業的邊界日趨模糊,“文化 ”不斷豐富文化產業的內涵和外延,我們很難用一個固定的邊框去界定其范圍。“文化 制造業”“文化旅游”等多種業態融合模式不斷涌現。文化產業的跨界聯姻、文化要素的跨界互動為文化增添了產業動力,給產業注入了文化因子,讓越來越多的人實現從“單純的生活”向“有文化意義的生活”轉變。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批優秀的文化產業人突破了地圖作為工具的產品局限,與絲綢、圍巾等生活中的日用品緊密結合,開辟了一個新的市場。 除了產業聯姻,與互聯網和高新技術的交融也是文創產品發展途徑之一。青島勘測院的地圖開發注重與科技手段的融合,如針對嶗山旅游市場而開發的AR地圖《漫游嶗山》,以新中式網游風格和虛擬現實AR聯袂演繹,實現了藝術與科技的完美結合。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文創產品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與科技的融合也使文創產品釋放的能量更加持久。 在新媒體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一套完善的營銷、宣發與推廣策略對文創產品來說必不可少。文創產品的發展需要緊緊抓住能夠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契機,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有市場。青島勘測院以前瞻的視野和開放的思維,抓住機遇參與承辦首屆中國地圖文化節,多次“走出去”參加國際地圖制圖大會,使中國的地圖文化聞名中外。 此外,在市場的營銷過程中準確定位、分眾化消費和實時反饋,又能對文創產品自身的不斷完善提供可能。展望未來,文創產品要向更高階段發展,還須通過對大數據的挖掘,使其能夠更加精準地投放市場。 (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本報記者肖家鑫整理)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