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搶跑”咋就停不了步?
2017-05-12 09:45:01?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在教育部門和公立幼兒園嚴控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形勢下,社會對幼小銜接班和銜接課程的需求劇增,記者調查發現,一兩個月后才開課的暑期班竟然已經報滿,有的家長甚至提前一年從幼兒園退學轉入“全年銜接班”。(5月11日 《青島日報》) 針對近年來愈演愈烈的幼兒園“小學化”問題,盡管各地也在“嚴打嚴防”,比如,去年,河北省教育廳規定,禁止幼兒園講授漢語拼音、識字等內容,小學一年級應堅持“零起點”教學,不得隨意減少漢語拼音課時。但是,這些根本就不能叫停幼教的“搶跑”教學模式。即便面對公立幼兒園的“嚴控”,一些家長也會報校外的幼小銜接班。 幼兒園“小學化”愈演愈烈,甚至幼小銜接班和銜接課程的紅火,其原因,一是家長的急功近利心態,希望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便寄希望孩子從小就開始多多學習知識,在孩子幼兒園期間,不僅要上閱讀、口算、國學、音樂等等園內“必修”課程;有的還要上舞蹈、小主持人等才藝培訓班等園外“選修”課,以提升孩子的綜合素養。 二是,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對這種 “搶跑教育”癡戀,開設了很多特色班、特色課程等,增加了孩子和家長的負擔。曾有媒體曾報道,幼升小學前班,大量的課程設置,簡直就是“魔鬼式學前訓練”,而且只有經過專門測試的孩子,才能接受如此訓練。尤其是一些幼小培訓機構的課程進度甚至趕到了小學二年級。 再者,幼小銜接體制不平衡也助推了幼教走偏。長期以來,幼兒園在教學組織、作息制度等方面向“主動”小學靠攏,而小學卻很難做到“反向對接”,這在無形中,給家長和幼教機構一個錯誤信號:新生入學前一定要有相應的知識儲備、適應能力作為基礎。不適應的話,遭罪的只能是孩子。 毋庸置疑,童年本應是輕松的、快樂的、幸福的。況且,“填鴨幼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并無益處可言,學習興趣、行為習慣、個性、思維、創造性等素質,要靠日積月累。而幼教 “搶跑”無異于揠苗助長,對孩子的成長毫無益處可言。 因此,遏制幼教“搶跑”須多方合力,其一,教育部門加強監管,除了要用“禁令”,更要讓幼教機構“禁行”;其二,家長也應轉變教育觀念,給孩子一個寬松的生長環境,切忌用“重壓”摧毀了孩子的幸福童年,扼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其三,由小學和幼兒園雙方共同努力,解決學前和小學之間的斷層問題,讓孩子能自然過渡。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