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將改革推向縱深的力量
2017-07-19 08:55:0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熱詞:改革爭先 擊水中流 改革爭在朝夕,落實難在方寸。即便站在現在,回望上世紀90年代福州的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我們仍然能夠感受其中的不易。何也?其一,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國企能否實行股份制尚無定論,不少人無法打破觀念枷鎖,不愿嘗試;其二,國企如何搞股份制改革,決策層甚至一些人一時也不能理解,自然就不敢嘗試。 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通過扎實調研,力排眾議,福州也因此有了首個“試水”股份制改革的國有企業,吹響了全省國企改革的“沖鋒號”。之所以能夠第一個“吃螃蟹”,正是因為統一了“國有企業唯有改革才能突破自身體制機制弊端”的認識,也因為在扎實調研中逐漸探索出一套以市場為導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辦法。 行事不易,更見成事之可貴。梳理習近平推進福州國企改革的歷程,回蕩在耳旁的是這句話——“只要是有利于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就要在實踐中大膽去闖去試。”時至今日,它仍是我們不懈推進改革發展的巨大動力。 經濟體制改革,不僅需要敢為天下先的銳氣和魄力,也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擔當。而政府職能轉變,正是后者最直接的體現。正如習近平2001年在福建省企業家活動日暨表彰大會上的講話所說的,“政府職能轉變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關鍵環節。政府職能不轉變,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無從談起。” 事實上,上世紀90年代初,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就針對外商投資審批慢、審批難的問題,倡導各部門辦事窗口集中于一棟樓,全部手續不用出樓即可辦成,實行投資項目審批“一棟樓辦公”“馬上就辦”。改革向更深的層次推進,相關經驗向更廣的范圍推廣,如今,無論企業還是個人,到政務服務中心辦事,“一口受理、并聯審批”已不是稀奇事,更讓人體會到何為“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的改革探索和實踐,留給我們可從中不斷汲取力量的寶貴精神財富。在將改革推向縱深的道路上,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責任,擼起袖子一起加油干。 延伸閱讀 ?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