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變高溫津貼落實難問題,需要各地重視起來,此次多地發出勞動保護動員令,就是對高溫津貼落實難問題的最好解答】 江蘇省人社廳聯合省財政廳、省衛生計生委、省安監局、省總工會日前下發《關于做好高溫津貼支付有關工作的通知》,調整了江蘇省高溫津貼標準。從6月1日起,江蘇省高溫津貼標準從原來的每月200元調整到每月300元(5月28日《工人日報》)。 進入5月,天氣越來越熱,每年都受到輿論關注的高溫津貼也再次成為熱點話題。近日,多地發出勞動保護動員令,如江蘇調高了高溫津貼的標準;上海市總工會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全市600家已建戶外職工愛心接力站,確保戶外職工找得到點,進得了門,要求戶外愛心站做好高溫接待;山西則提醒用人單位,發放高溫津貼要遵章辦事,謹防落入誤區…… 這么多年了,高溫津貼的發放仍然存在不少問題。物價、工資連年上漲,而多地的高溫津貼標準卻多年未變。此次江蘇調高高溫津貼標準,雖然幅度不大,由每月200元變成了每月300元,但這邁出的是上調多年不變的高溫津貼的堅守一步,值得各地借鑒與推廣。 對于一直未變的高溫津貼標準,應該適當上調了。要看到,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戶外勞動者還要在更為嚴酷的高溫天氣下作業,而勞動者流的血汗卻還越來越廉價,所以多年不變的高溫津貼標準,正是對戶外勞動者持續加碼的傷害。 除此之外,像高溫津貼執行難、落實難,都是存在多年的問題。不管是高溫津貼標準多年不變,還是執行難、落實難,都在于高溫津貼的尷尬身份所致。 高溫津貼是崗位津貼,本應隨著工資相應調整,但高溫津貼并沒有被納入工資范疇,獨立于工資之外,這也讓高溫津貼成了容易被忽略與忽視的勞動補償,高溫津貼成了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想給就給、不想給就不給的“額外恩賜”。 高溫津貼對于戶外勞動者來說,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也緣于勞動監察部門、工會組織等相關部門對用人單位的監管與監督乏力,而勞動者在企業面前又處于弱勢地位,在就業難的大環境下,他們往往不敢為了高溫津貼而去得罪企業。 要改變高溫津貼落實難問題,需要各地重視起來,此次多地發出勞動保護動員令,就是對高溫津貼落實難問題的最好解答。具體而言,還需要各地職能部門加強對用人單位的監管與監督,實行相應的懲處制度;在高溫天氣,相關部門要能下到一線、下到基層,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為勞動者排憂解難。同時,還應該改變高溫津貼獨立于工資之外的現狀,要讓高溫津貼與工資掛鉤,對于不給勞動者發放工資的行為,視同為克扣勞動者工資的違法行為,予以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這也能讓高溫津貼隨同工資一起調整,多地高溫津貼多年不變的困局也能得以打破。 現在各地高溫模式才進入預熱狀態,希望能有更多地方重視并解決高溫津貼的落實難問題,并做到善始善終,善做善成。要能形成長效機制,讓高溫津貼不再成為相關部門和勞動者的“燙手山芋”,而能成為勞動者真正擁有的法定權益。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