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走心實質的創新是本末倒置
2019-02-20 08:55:2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近日,一個在鄉鎮工作的朋友向我吐槽,說在制定年初工作計劃時,他們單位又被上級要求必須做出一些創新亮點,以實現“一鎮一特色”的上級目標。問題是,把基礎工作做扎實,就需要耗費大量的心血了,何談創新?但是,為了完成任務,他們不得不絞盡腦汁炮制了一些空洞的新提法、新概念,實際上內容依舊還是那些常規工作,所謂的創新,只不過是一些“花架子”“假把式”罷了。 創新是這個時代的高頻詞匯。的確,在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要實現彎道超車,就必須打破傳統的思路、觀念、束縛,以尋求開拓與跨越。具體到基層工作,創新也是一種寶貴的工作哲學。當前,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對環境、教育、醫療、法治等方面的美好需要,創新精神必不可少。有了創新,才能不斷增強應對新情況、破解新癥結、推動新發展的能力和素質。 不過,應當看到的是,一些單位在追求創新的過程中,有些走偏走樣了。具體的表現就在于,基礎工作都未能做到盡善盡美,就一味求新求異,這就容易本末倒置。在上級的硬性規定下,下級部門只好把主要的資金資源、時間精力用于生造一些創新內容來。但剝開這些創新的“外衣”,發現只是由頭好聽了些,內容卻濤聲依舊。這樣的創新,就顯得不那么名副其實。既影響了真抓實干、求真務實的進程,也滋生了不扎實、不走心的虛浮作風,既對事業進步發展產生不了積極的建樹,也容易遭到民眾的質疑和批評。 過度追求類似“一鎮一特色”式的創新,源于“唯上不唯下”的政績觀偏差。為了凸顯工作成績,常規工作似乎不值一提,創新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一些單位在擬定年度工作計劃時,不顧常規工作是否做深做實做細,便急匆匆直奔著創新而去。仿佛工作的唯一目的,不在于基礎是否扎實,而只在于創新能否引起關注、認可似的。但是,空談創新,缺乏扎實的內核、走心的實質,民眾未能從中擁有積極的體驗,創新也就是經不起實踐檢驗、群眾監督的空中樓閣。 天下大事,必作于易,必作于細。干好許多工作,盲目的創新大多不可取,相反,靜下心來一心一意打基礎、謀發展,可能機會更多、前途更遠大。一味奢求創新,是一種浮躁的工作理念。人民群眾渴望的,也不是那些華而不實的創新,而是點點滴滴直觀的進步、真真切切踏實的發展、勤勤懇懇務實的作風。要做到這些,就必須少些“花拳繡腿”,多些“繡花功夫”;少些處處求創新的沖動,多些扎實打基礎的努力。唯有如此,才能推動改革發展事業的持續進步,迎來人民群眾的支持點贊。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