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東南網評:補齊短板共赴全面小康的“幸福約定”
2020-06-01 10:36:2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有一些短板,必須加快補上。”6月1日,第11期《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的重要文章。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是我們黨對人民、對歷史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眾力并則萬鈞舉,人心齊則泰山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歷史性成就。可以說,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譜寫了人類反貧困史上壯麗篇章。全面小康曙光在前,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在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重點地區環境污染問題、民生領域工作推進等多個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只有聚焦短板弱項、實施精準攻堅,才能把全國各族人民一個不少、一戶不落帶入全面小康。 一鼓作氣、連續作戰,全力跑好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回首過去一年,我們不僅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重大進展,而且完成新中國70年輝煌的歷史書寫。截至目前,全國共有780個縣已經宣布脫貧摘帽,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雖然剩余的目標數量不算多,但他們卻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既要啃下脫貧“硬骨頭”,又要完成疫情“加試題”,還要注意鞏固脫貧成果,這就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堅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的要求,各級領導干部砥礪“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才能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更足質量更高。 堅定信心、乘勢而上,攜手群眾共同打贏“生態保衛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更重要也更難做到的是“全面”,而“全面”二字意味著不僅經濟發展要達標,生態環境保護也是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指標。各地各部門必須全面開展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大力扶持培育綠色生態扶貧產業,切實讓老百姓吃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甜頭。同時,也要堅持推進綠色發展,做足綠水青山文章,將生態優勢積極轉為發展優勢,因地制宜選擇好發展產業,堅決治理“散亂污”企業,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 只爭朝夕、頑強奮斗,做到民生改善工作“時刻不松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改善民生既是基礎也是先導。以交通基礎設施為例,中西部地區一趟趟不停開、不漲價的“慢火車”,是貧困群眾與外界溝通的主要橋梁,也承載著大家對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決勝決戰之年,有些地區在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交通出行等方面現實問題突出。各級黨委和政府只有時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好東西協作扶貧和對口支援工作,繼續開好全國81對“慢火車”,才能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便捷沿線百姓日常出行,也能體現出黨的惠民政策貼心務實,更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筑牢堅實根基。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還要繼續付出更加艱辛的努力。在剩下200多天的時間里,讓我們鼓起“勇于擔當、敢闖敢拼、苦干實干”的精氣神,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不忘初心、盡銳出戰,補齊短板、闖關奪隘,奮力走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攜手全國各族人民共赴全面小康的“幸福約定”。(王玉星)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