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東南網評:堅持改革開放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
2020-06-02 10:45:4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是黨中央著眼于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發展作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國新時代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件大事。”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既是持續譜寫美麗海南新篇章、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需要,也體現出黨中央在新時代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的堅定決心。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回望改革開放以來的40多年,改革開放在中國東部打開了一扇天窗,寫就“浦東傳奇”;改革開放大棋落子海南,昔日邊陲海島成為欣欣向榮的國際旅游島;中歐班列疾馳向西,助推新疆霍爾果斯成長為“戈壁明珠”……中國憑著改革開放,靠著追夢奮斗,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一條正確之路、富強之路,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幸福的活力之源,是推動“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必由之路。 堅持改革開放是照亮復興之夢的破曉光。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以“而立之年”的上海浦東為例,30年前,人們用“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形容浦東的封閉與落后。30年后,第一個金融貿易區、第一家外資保險公司、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浦東不僅創造了諸多中國“第一”,變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更形成了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體系、充滿活力的區域創新體系、現代化的產業體系、健全的民生保障體系。堅定改革開放是民族復興的破曉之光,以浦東為排頭兵的沿海地區正奮力創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奇跡,也正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中不斷開新機、育新局。 堅持改革開放是鑿辟復興之路的開山錘。改革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開放是助力發展的引擎。近年來,地處中西部的內陸城市重慶,積極建立“一口受理、分工協同”的在線辦事平臺、持續推進通關通檢一體化、及時對53個國家施行“72小時過境免簽”……這一系列的措施,使重慶躋身對外開放前沿,撐起了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市場根基。乘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往返于重慶和歐洲各國的中歐班列,正讓德國啤酒、法國紅酒、白俄羅斯牛奶等越來越多美食“飛入尋常百姓家”。如今,以重慶為代表的內陸城市也能夠緊跟時代步伐,不僅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也正讓新時代的中國在民族復興之路上越走越穩。 堅持改革開放是打開復興之門的金鑰匙。當今世界,開放融通的潮流滾滾向前,唯有順應時代潮流,才能實現共同發展。從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到打造進博會等全新合作平臺;從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到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加快開放進程……中國以不斷擴大開放的實際行動,推動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不僅實現了自身發展、創造了偉大奇跡,也為世界進步注入了新動能、新活力。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日益嚴峻的經濟挑戰,中國正用打開復興之門的金鑰匙,持續放寬市場準入、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擴大對外投資,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不斷造福世界各國人民、推動經濟全球化向前發展。 歷史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機遇屬于勇于創新、永不自滿者。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的中國,如同陽光穿透烏云,正照亮著世界的期待。追夢新時代、奮斗新征程,只要我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激蕩百年的民族復興夢想必將一步步實現,中國人民一定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越走越自信、越走越幸福。(王玉星)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