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弭“數字鴻溝”,讓銀發族擁抱數字生活
2021-10-14 11:35:2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作為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隨著時代腳步,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近年來,在互聯網應用的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下,越來越多的應用APP有了“老人模式”,“慢”服務正加快數字“鴻溝”的彌合,讓銀發族真正擁抱“數字生活”。 抓好規范改造,提高銀發族的安全感。一直以來,互聯網的安全問題就飽受詬病。從過去一些誘導性的廣告、隱藏性的病毒的肆虐,到現在大數據算法分析、APP強制性權限索取等,網絡安全問題不單單是老年群體避而遠之的“陷進”,也是每一個使用者的“現實顧慮”。根據參照工信部《移動互聯網應用(APP)適老化通用設計規范》中,對適老版界面、單獨的適老版APP進行明確要求:嚴禁出現廣告內容及插件,嚴禁隨機出現廣告或臨時性的廣告彈窗、誘導類按鍵等。互聯網“適老化”改造是一項長期的民生工作。只有把《規范》中標準落實到互聯網的時時處處、方方面面,互聯網環境才能清風明朗起來,銀發族的使用才能更“安全”。 抓好服務優化,提升銀發族的體驗感。數字化時代,互聯網購物和出行給年輕人帶來了智能化的便利。但對于一些老年群體而言,特別是受文化程度、接受程度的差異,他們仍處在科技便捷的“門外”。面對我國老年人口基數不斷增大,失能化、空巢化的趨勢加快的現狀,做好老年群體的關懷需得在使用體驗上下足功夫。例如,鐵路12306推出字體更大、購票操作更便捷的“老人版”;各類網購平臺也推出僅保留“領水果”“消消樂”等最受銀發人群喜愛的互動功能的“長輩模式”等。這些涉及旅游出行、生活購物、社交通訊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APP不僅看得更清楚,使用也更簡單,優質的體驗讓銀發族倍感科技與時代的“關懷”。 相信,在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的大力推進實施下,通過不斷優化和提升互聯網“適老”服務,更好消弭數字“鴻溝”,讓老年人真正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唐京輝)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