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送100個女孩回家”?別拿女性安全當流量密碼
2025-06-09 09:32:54? ?來源:海峽導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近日,“深夜護送100個陌生女孩回家”的視頻在短視頻平臺刷屏,鏡頭里男博主尾隨獨行女性、刻意擺出的猥瑣笑容,以及“挑戰捉100個老婆回家”的荒誕文案,正在將公共空間的性別安全異化為一場畸形的流量狂歡。6月2日平臺對相關賬號的禁言處置,揭開了這場“善意表演”下的真實面目——打著保護旗號的跟蹤騷擾,本質是對女性尊嚴的消費,對法律底線的踐踏。(6月6日《中國婦女報》) 這些視頻的荒誕性在于邏輯的偷梁換柱:明明是未經允許的跟拍,卻美其名曰“護送”;明明是滿足獵奇心理的低俗內容,卻硬套“女性安全”的正能量外殼。有博主在視頻中刻意制造追逐場景,鏡頭近距離捕捉女性慌亂的反應。當“保護者”的姿態與偷拍、尾隨的行為形成強烈反差,所謂的“挑戰”已變成以女性恐懼為賣點的流量游戲。 當“護送”的善意被異化為流量工具,傷害的不僅是個體權益,更是社會對性別平等的信任基礎。在真實的社會場景中,女性深夜獨行的安全感,依賴于監控覆蓋等基礎設施,依賴于路人的善意援手,而非博主鏡頭下的表演式“保護”。這些視頻最危險的誤導在于:將女性安全問題娛樂化。 治理的關鍵在于打破“流量至上”的畸形邏輯。平臺需建立更精準的審核機制:對涉及“尾隨”“跟拍”的內容啟動人工復核,將“未經同意拍攝他人”列為高風險標簽;對多次違規賬號進行永久封禁。公眾更應拒絕為這類內容買單——當點擊量不再成為低俗內容的通行證,流量游戲的土壤才會真正消失。 在沈陽某高校女生被博主跟拍至宿舍樓下的真實案例中,女孩顫抖著撥打報警電話的畫面,撕開了“護送挑戰”的溫情面紗。女性的安全從不是鏡頭前的擺拍道具,而是需要真實守護的生活權利。當網絡空間不再允許用女性的不安換取流量,當“尊重”二字取代“惡搞”成為內容創作的底線,那些打著“善意”旗號的低俗表演,才會真正失去生存的空間。這不僅是對法律的敬畏,更是對每一個人公共安全的捍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