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招“野人 ”:旅游創新謹防走入“野路 ”
2025-06-11 10:29:36? ?來源:海峽導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近日,神農架景區發布了一條招聘“野人NPC”的信息,引起網友熱議。本次招聘的工作地點是湖北省神農架林區,包括但不限景點及原始森林?!耙叭恕钡墓ぷ髦芷跒?025年7月—8月,分段簽約,工作職責是:身著野人服飾在景區巡游,偶爾來段抽象舞蹈;只能通過肢體語言與游客互動;視頻相互記錄、分享當野人的過程;大膽接受游客投喂。(6月9日大眾網) 近日,湖北神農架景區一則招聘“野人NPC”的信息引發熱議。此舉看似以創意吸引眼球,實則暗藏風險——當旅游創新異化為對神秘文化的消費化演繹,甚至走向低俗化、娛樂化的歧途,我們不得不警惕:這場“野人狂歡”是否會令旅游發展走入“野路”? 不可否認,旅游創新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神農架景區依托“野人傳說”打造差異化體驗,初衷在于激活旅游資源、滿足游客獵奇心理。但創新應有邊界,當“野人NPC”的職責被簡化為“巡游、舞蹈、投喂”等符號化表演,其本質已異化為對神秘文化的膚淺消遣。神農架作為生態保護區,本應以科學態度傳播自然與人文價值,若將野人傳說降格為博眼球的噱頭,既矮化了區域文化內涵,也可能誤導公眾對未知領域的認知。 更值得警惕的是,此類創新可能滑向低俗化深淵。招聘要求中“抽象舞蹈”“肢體互動”等表述模糊,極易引發不良聯想?;ヂ摼W時代,流量邏輯驅動下的旅游項目常以出格內容吸引關注,但若缺乏價值引導,極易催生惡搞、炒作甚至倫理爭議。 深層次問題在于,部分景區正陷入“為創新而創新”的誤區。真正的旅游創新,應立足文化根基與游客需求,實現內容與形式的有機融合。神農架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與科考價值,若將重心轉向科普研學、自然觀測等深度體驗,既能傳遞科學精神,也能創造可持續收益。 旅游創新之路,本應在文化與創意間尋找平衡。神農架景區的“野人招聘”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行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唯有守住文化底線、遵循發展規律,方能讓創新真正成為激活旅游活力的源頭活水,而非將景區引向迷失的“野路”。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