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流動人口已達到2.11億,平均年齡約為27.3歲,由于分布、結構、素質復雜,其生存發展面臨6大問題,對國家戰略規劃、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提出了嚴峻挑戰。這是國家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司今天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狀況報告》提供的信息。
為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和數據支撐,引導人口有序流動,國家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于去年7月啟動了重點地區流動人口監測試點調查,在北京、上海、深圳、太原和成都5城市,對56個縣、區,173個鄉鎮街道,423個村居委會、21771個流動人口家庭,47461流動人口進行實際調查,得出的該報告顯示:
流動人口中78.7%為農業戶口,以青壯年為主,其中20至44歲占被調查人口的三分之二,14歲及以下兒童占20.8%,男性占50.4%女性49.6%。流動人口家庭平均規模為2.3人;16至59歲人口中86.8%接受過初中教育,人口月平均收入1942元人民幣。其主要在制造、批發零售和社會服務業領域就業,多集中在低薪或高危行業。報告強調,目前流動人口生存發展面臨的6大問題是:
――高中及以上學歷失業比例高,小學及以下學歷失業時間長,就業技能培訓針對性不強,兩者在城市產業升級過程中,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
――收入較低,限制其社會保險參保率,約束其在城市消費。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農業流動人門口中,僅有11.6%參加了養老保險。(東南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