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母親不讓住,婆婆不看孩子
在新加坡,孩子是可以通過B超檢測性別的。去年初,在新加坡醫院,護士告訴在門外等待的朵拉的丈夫:“恭喜!你夫人懷了個千金。”這消息一傳回閩南,朵拉的婆婆馬上呼天搶地:“我們家又沒有作孽,怎么會生女兒啊!”
直到去年國慶節,孩子出生前,朵拉的婆婆一直認定是醫院的檢查出了問題。他們家的親戚也投其所好,一談到即將出生的孩子,都說:“你看,肚子又大又圓,肯定是個胖小子。”樂得朵拉的婆婆四處求神拜佛。只是,對待朵拉的態度無形中還是打了個折扣。
朵拉從新加坡回到國內,考慮到廈門沒什么親人,而自己的房子已托別人照管,就回到小縣城的娘家。在娘家住了3天后,母親就拐彎抹角地提議她回鄉下的婆家,并轉告她,按習俗,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回娘家來生孩子的,而且,朵拉住的是哥哥的房子,如果孩子在哥哥的房里出生,會把哥哥的財運給帶走。朵拉第一次知道農村有“房子借人死,不借人生孩子”的說法。
鄉下的婆家離縣城幾十公里,交通也不方便,除了在廈門的新家,回老家大多是住娘家的朵拉又不能習慣婆家的氣氛,也想免除更多的麻煩,包括因為懷了女孩遭閑話的不快,朵拉就只好挺著個大肚子,在夏天的熱氣里奔走,尋找合適的房子。
從相中房子到一次性付款,裝修,然后入住,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這其中的繁瑣事物主要靠娘家親戚幫忙。因為投資廈門的房子和店面,她的資金出現暫時的短缺,貼心的父親及姐姐不但給予朵拉物質上的救濟幫助,還在精神上支持她,這讓她感受了親情的牢靠。
孩子剖腹產后,婆家知道大兒子家確實生的是女嬰,熱情再度減退。婆婆私下里就向別人訴苦,埋怨剖腹后至少還要再等兩年才能再生孩子———朵拉和丈夫及孩子都持有新加坡綠卡,所以她不情愿到朵拉新買的房子來照看孫女。
孩子還沒滿月時,婆婆曾義務來到朵拉的新房一小段時間,幫朵拉抱抱孩子。“坐月內”補身子期間,家里的菜還是由朵拉的父親買的。一到吃飯時間,朵拉負責做飯,等婆婆吃完午飯時,往往是午后一時左右了,朵拉才就著冰冷的飯菜吃飯。
婆婆不習慣朵拉的生活方式,把小孩子的圍巾、尿布等一大堆衣物混合著拋進洗衣機。朵拉一說,婆婆就生氣了,不理會朵拉,也不留個話,在朵拉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己跑回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