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近半網絡問政平臺反饋不透明
來源:南方日報 2011-09-11 編輯:黃水來
所有“投訴”均得到反饋 專家觀點 網絡問政要能“做實事”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嶸指出,目前許多地方黨委政府都設置了網上的投訴、問政平臺,但仍有不少民眾愿意選擇微博或論壇投訴。“網絡問政方式很難形成社會輿論的中心,不會引起很大的社會反響,發在微博上則可以形成一個社會輿論中心,更容易形成一個社會新聞事件,進而造成社會輿論壓力,這與網絡的特性有關。” 于建嶸認為,網絡問政平臺和微博、論壇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而都是社會輿論分工的一部分。“現在網絡問政急缺的是公眾參與,但這種參與是問政還是維權,是批評還是建議,存在差別。”他認為,網絡問政要搞好,不一定要叫“問政”,而是要加強“批評”和“維權”。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徐湘林教授表示,“很多問題不是到微博上炒作就能解決的,微博會讓很多好事變成壞事,也會讓壞事變成好事。網絡問政的問題,最終要靠法律法規來解決問題。” 徐教授也指出,網絡問政想要得到老百姓信任,需要“真正能做到實事”,這要很大一批人來維護和評論、很多部門負責實施,目前許多地方的網絡問政平臺在這方面還很不夠。(記者蔣哲 實習生 吳君 統籌 張迪)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