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弘揚客家民樂 豐富社區文化
來源:東南網 2011-10-26 編輯:唐麗萍
記者:在樂團的發展過程中,遇到過什么困難? 沈俊:剛開始,沒有現成的客家民樂樂譜,讓我們很頭疼。教學之余,我經常走訪客家民間音樂家、愛好者,這些年,通過努力,我們樂團收集、整理了新老客家十番樂曲、山歌等50余首。 最初,我們沒有固定場地,只好輪流到每個成員家中聚會。樂器搬來倒去,很不方便,而且也會影響周邊居民的休息。2005年,我東挪西湊出10余萬元,租店面創辦了“藝海”音樂培訓中心,既面向社會招收、培養民樂苗子,又為樂團的定期聚會訓練、娛樂提供了固定場所。 記者:樂團發展至今,您覺得最大的意義和收獲是什么? 沈俊:我們這個客家民俗樂團不斷發展壯大,由最初的6人發展到20余人。聚會也多了,每周四、周日晚兩場持續兩個多小時的“會演”從未間斷,唱紅歌、演奏連城客家樂曲等,吸引許多群眾前來欣賞、學習。我們還經常到社區、冠豸山、石門湖景區義務演奏,這些年共演出百余場次。 我們主動到四堡、北團、隔川、塘前等鄉鎮,為當地鄉村民間樂隊提供指導,互相交流,幫助它們培養了一批后備人才,促進了客家民樂的傳承弘揚。 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我希望我們的行動和努力,能有助于客家民樂的傳承發展,并為豐富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作出貢獻。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