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令下豪宅市場被集體“點穴“
來源:新華網 2011-12-22 編輯:黃水來
流行隱身成交 即使是低價,豪宅成交還面臨著嚴峻的限購令。 “限購令下,現在不少豪宅都采用線下簽訂協(xié)議的方式來銷售。”杭州某知情人士爆料,這種線下交易的方式,主要是一些未滿足購房條件的購房者與開發(fā)商之間簽訂相關的約定購房協(xié)議。目前市場上涉及的相關樓盤有很多,一些法律界人士認為,這些合同在執(zhí)行的時候可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你看透明售房網上,現在很多豪宅的成交記錄都很少的,但實際上可能還是有一定的成交。”這位知情人士表示,不同樓盤的線下成交合同都不太一樣,主要的內容是在限購政策下,與已經不具備購房條件的購房者簽訂約定的購房協(xié)議。 “這種合同基本上就是在賭限購令在樓盤交付前取消。”該人士表示,約定內容基本上都約定在商品房交付時,如果限購令已經取消,那么購房者需正式購買下該套房屋,上網簽訂正式的購房合同;如果在交房時限購令還未取消,導致購房者無法辦理相關的產權證,那么購房者可以退房,有的開發(fā)商表示會給予一定的賠償,賠償金額基本上在總價的10%-15%之間。 限購令下,豪宅銷售受到沖擊最大,目前杭州市場上許多相關的樓盤都涉及到此類的“隱身”成交,其中還有不少是知名的品牌開發(fā)商樓盤。 浙江騰飛金鷹律師事務所吳方榮律師表示,在他接觸到的相關購房者或開發(fā)商的案例中,此類隱身合同主要分成三大類,一類是商品房買賣合同,一類是采用預訂方式的預訂合同,還有一類是租賃合同,約定先以租賃的方式取得該套房屋,在限購令取消后再轉換成正式的成交合同。 而除了約定到限購令取消時間外,還有一些購房者則是因為暫時不滿足購房條件而簽訂的相關合同。比如說目前要求外地購房者交納社保必須滿一年才具備買房資格,有的購房者在想下單的時候才交納了半年社保,那就暫時先約定到半年后,等社保滿一年就簽訂正式的購房合同。還有的購房者自己名下已經有好幾套物業(yè),不具備買房資格了,而子女可能再過半年就要滿18周歲,那么就約定到子女成年后,以子女的名義購買該套物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