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出五億拿地自然人身份引猜測
來源:新華網 2012-05-01 編輯:黃水來
土地出讓高溢價 市場回暖了嗎 當樓市調控進入深水區,這起土地的高溢價拍賣又傳遞出哪些信號? ——“面粉13000元,面包至少28000元?” 記者在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網站上查詢發現,這塊土地總面積為17304平方米,其中可建設用地15178平方米,按最終成交價5.26億折算,樓面地價約為11552元,折合樓面地價11552元/平方米,剔除配建公租房面積后達12634元/平方米。 有媒體據此計算,加上建安成本和稅費等支出,最終銷售價格可能超過28000元,而附近目前在售樓盤均價約為20000元。這是否是新一輪樓市漲價的信號? 趙卓文認為,由于采取了限制最高地價的方式,13000元的拿地價格不算低,但尚難稱“地王”,加上建安成本和相關稅費,成本可以控制在18000元內。而且售價需要考慮到樓市整體環境,不是“想賣多少就能賣多少。” ——樓市受調控所限,土地將成下一個投資熱點? 胡剛認為,個人購地的出現,可能意味著調控限購下投資資金在尋找新的出路,向土地市場淘金。胡剛建議,雖然國家目前對投資人資格尚無限制也無需限制,但對近期出現的自然人拿地趨勢需要關注,通過加強項目審核及預警,防止出現項目爛尾風險。 土地出讓溢價回升,是個案還是開發商對市場預期回暖? 自去年底以來,廣州市住宅土地出讓市場一直相對低迷,開發商出手買地者寥寥。然而,這塊熱門地塊的競拍中,在不到20分鐘內,地價就已在數十輪競拍中從3.6億元升至5.26億元,溢價達45%,這是否意味著開發商對后市前景的預期將回暖呢? 廣州市國土房管局表示,除了該地塊地理位置優越等因素外,也表明市場和投資者看好未來廣州發展前景。黃韜等業內人士則認為,這起拍賣更像一起個案,不能因此判斷市場預期即將回暖。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