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佳彥成日本第三位被問責首相
來源:人民日報 2012-08-30 編輯:黃水來
>> 點評 << 劉軍紅(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日本所研究員):由在野黨提出的參院首相問責決議案以129票贊成、91票反對的比例獲得通過,這堪稱野田政權的最大地震。 根據日本憲法,雖然參院的首相問責決議案對野田政權沒有強制解散眾院,或內閣集體辭職的法律效力,但在國會形成了對現政權不信任的政治壓力,具備迫使野田在近期內宣布解散眾院舉行大選的條件。 距離9月8日本屆國會會期還有兩周時間,包括自民黨在內的問責決議案獲得通過,意味著今后在野黨將不再配合野田政府審議重大法案,日本國會進入空轉期。盡管野田宣稱不會如在野黨所期盼的那樣立即解散眾院,也不會立即集體辭職,但國會的空轉,標志著野田政府事實上無法履行政治職能。 從過去通過首相問責決議案后的結果看,野田政權的前途不容樂觀。2008年福田康夫被問責后3個月解散眾院,2009年麻生太郎政權被參院問責后,3個月丟掉政權。當前,野田面臨的政治難題更加嚴峻。前不久黨內實力派小澤一郎率部脫黨獨立,組建新黨,并在此次問責中充當前鋒;而日本大地震危機以來,地方黨團勢力紛紛崛起,參與國政;最大的在野黨自民黨復權意識強烈,支持率上升。近期,野田政權又加強亞洲制海權的爭奪,突出海上保安廳權力,與周邊國家安全對立突出,傳統安全風險上升,島嶼海洋爭端不斷。野田政權內外交困的根源在于其歷史認識不清,誤判當前和未來亞洲發展形勢。 日本與亞洲鄰國的和解,需要日本切實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樹立和平合作、互利共贏的地區合作觀,以及平等尊重、共同發展的價值觀,更需要徹底擺脫以鄰為壑、脫亞入歐,搞地區制度霸權的叢林哲學。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