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婦聯精心打造具有女性特色的巾幗眾創空間,為廣大農村創業女性、女大學生提供創業實訓基地,引導婦女通過“電商+協會+農戶”模式,促進農產品的生產、流通和消費,在參與現代農業發展中創業致富。
培育電商,讓農產品走出山門
“多虧有了她們,去年一斤紅糖的批發價是7元左右,今年漲到了13元,幾乎翻了一倍。”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祝中村下派第一書記劉凱說,正是因為有了電商園高頻度對產自祝中村的巾幗紅“女人糖”的網絡宣傳,很多客商指定要購買祝中村生產的紅糖,從去年底該村的紅糖就拓展了銷售渠道,批發價格一路走高。
2015年,建陽區婦聯與女企業家協會牽手合作,創建了具有女性特色的巾幗眾創空間,以此作為創業女性、農村婦女及女大學生的創業實訓基地。與此同時,區婦聯采取女企業家協會與電商結合的形式,讓傳統企業搭上電商直通車,引導廣大創業婦女利用網店、微信等平臺加大宣傳,讓當地農產品走出了山門。
劉美是建陽區聚融電子商務產業園的經理,也是建陽區返鄉創業的女企業家代表。去年以來,通過巾幗眾創空間這一平臺,她的事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她親手策劃的巾幗紅“女人糖”品牌也在網絡走紅。
以前,建陽農村地區很多農產品無人問津,農民不知道該通過什么渠道將自己的產品賣出去,貨商們也不知道建陽到底有哪些特色農產品。針對這一現狀,去年以來,建陽區婦聯把目光投向了電商,聯合女企業家協會先后開展了6場農產品電商及相關業務培訓,近千名婦女參加了培訓。其中,還邀請阿里巴巴的創業講師到建陽演講,點燃了農村婦女的電商創業夢。
劉美在培訓中受到啟發后,還多次跟隨婦聯、女企業家協會的姐妹們到建陽區的各個鄉鎮、村莊走訪,建立聯系點,最終確定了“電商+協會+農戶”的發展模式。正是通過這一模式和網絡宣傳,巾幗紅“女人糖”漸漸得以走俏。
“祝中村的紅糖,從甘蔗的種植到紅糖的生產、包裝、銷售及售后都由婦女完成,將它定位為‘女人糖’,是對古法熬制紅糖潛在價值的挖掘。”劉美告訴記者,網絡時代的消費者選擇多樣化了,只有精準營銷,突出“女人糖”的獨特魅力,才能在商場中立住腳,扎下根。
整合資源,提供多樣創業選擇
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曾留學美國的劉齡君,于2014年底回到建陽開始創業,如今已是建陽百城地產的總經理。去年10月,劉齡君加入區女企業家協會,并成為眾籌股東之一,為巾幗眾創空間注入了新鮮血液。作為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她十分感激區婦聯為其搭建的學習交流平臺。
2015年,建陽區婦聯進行資源整合,積極促進女企業家協會會員、協會與創業者以及當地資源與外地資源之間的資源共享,以激勵更多婦女創業創新。同時,通過整合當地農副產品、輕工產品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形成了品種眾多的資源鏈條,為眾創空間創業者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創業選擇。
為積極幫助創業女性解決生產發展技術難題,建陽區婦聯還成立了“巾幗創業園婦女之家”,開展困難問題跟蹤服務,做好企業與政府部門的溝通與協調工作;舉辦各類培訓、座談會、聯誼活動,組織參觀交流,幫助女性創業者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開展“三八”巾幗風采專題電視報道活動,組織評選、表彰優秀女性創業者及團隊,大力宣傳女企業家的事跡,提高女企業家創業發展的信心。
如今,越來越多像劉美、劉齡君這樣的女性創業者在不斷崛起。建陽區婦聯主席姜麗華告訴中國婦女報記者,目前,巾幗眾創空間已有36家企業入駐,先后引進了富有靈感創意的創客咖啡吧、攝影文創沙龍及巾幗商超等開展孵化,充分發揮手工小產品、經濟大產業、就業大舞臺的綜合效益,促進婦女創新創意與企業發展、市場需求和社會資本有效銜接。
“依托閩北獨特的林業資源和農業優勢,不斷提升眾創小微企業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希望把巾幗眾創空間打造成建陽區婦女創業創新手牽手致富平臺,為閩北實現綠色發展、跨越發展作出有益探索。”姜麗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