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叢書包括《福建土樓》《武夷山》《泰寧丹霞》《鼓浪嶼》四個分冊,不僅從四處世界遺產之所以成為世界遺產的角度進行自然景觀、生物多樣性、地質演變、歷史人文、風土民情等方面的詮釋,還講述了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故事,從而使它們以更加清晰、動人、震撼的形象呈現在世人面前,展示福建風采。 叢書對遺產的價值魅力、文化內涵、人文精神等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闡釋,讀完《福建土樓》,可以清晰世界遺產土樓的脈絡。《泰寧丹霞》也以清新的筆調和善于發現的眼光,寫出了很多獨到的審美,使得一個自然遺產變得文化氣息濃厚、旅游主題豐滿而生動。《武夷山》不僅把山水之美和理學之光描寫得淋漓盡致,還對武夷山作為萬里茶路的起點,在海上絲綢之路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對世界的影響進行了介紹,讓海內外讀者明白曾風靡歐洲的武夷茶就是來自這個美麗的地方,從而產生親切的共鳴和閱讀的興趣。《鼓浪嶼》談古論今,把一個國際社區溫婉美麗、風雅動人、中西文化交融的獨特小島之美呈現給讀者,令人心馳神往。 記者了解到,叢書選擇了對遺產地有獨特理解和情感、筆觸清新細膩的中文作者,他們大多是“70后”,土生土長或長居其間,書中不僅有對遺產宏大氣勢、驚艷顏值的描寫,更有遺產文化細節、人物價值觀的呈現,讓遺產具有了活的靈魂。讀者不僅能享受遺產的曠世之美,還能真切感受到生活在這里的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群。這恰恰是國際話語體系中最能打動人的部分。 各冊圖書的構架和內容乃至裝幀設計,都充分表現出對國際表達的追求。叢書譯者多以英語為母語、懂中文、深諳中國文化,譯文不僅準確,而且優美流暢,十分地道,既能讓海外讀者喜愛,又為國內翻譯工作者用英語介紹福建的世界遺產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鑒的翻譯藍本。 叢書里的圖片多出自攝影大師的鏡頭,生動表現了世界遺產的不朽魅力。每頁中英文和圖片的巧妙版式安排,既有閱讀視覺上的美感,又很好地兼顧閱讀內容的停頓和翻頁,很多的小細節,都透露出編輯們做文化精品的用心,給讀者提供了良好的閱讀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叢書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宣傳推廣的內容入手,通過“世界遺產檔案”部分,向讀者展示世界權威組織和專家對這些遺產的評價、定位,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說服力。據了解,為了把福建文化和旅游的精華完美呈現給讀者,省文化和旅游廳及福建人民出版社請來考文物、旅游、民宗等部門的專家為本書提供智力支持,為書的出版提供重要支撐。 【延伸閱讀】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及自然景觀。 福建的世界遺產價值涵蓋建筑、人居、地貌、自然景觀、生物多樣性、地球演變例證、文化多樣性、史跡等方面,其豐富性可謂世界少有。 從1999年武夷山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入選《世界遺產名錄》,2008年福建土樓入選世界文化遺產,2010年泰寧丹霞作為中國丹霞的一部分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到2017年廈門鼓浪嶼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已成為世界遺產大省。 此次“福建的世界遺產”叢書的發布,向世界傳遞出福建對遺產保護和傳承的重視,也向世界發出的真誠邀約。獨具魅力的福建世界遺產,將在游客的流連忘返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