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品牌部 > 全福游 > 正文
      莆田:湄洲島的“碳”索之路
      2023-06-08 15:13:53? 張穎 陳旻?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陳娜

      輪渡碼頭的風雨廊安裝了“彩虹”光伏。

      東南網6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穎 陳旻/文 林熙/圖)

      開篇語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海洋生態系統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近日,自然資源部公布第一屆“和美海島”評選結果,福建湄洲島、惠嶼、南日島等6個島嶼入選。

      何以“和美”?生態美、生活美、生產美。

      維護海島生物多樣性,加強生態修復;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海島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范圍內,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推動綠色發展;依托海島自然資源稟賦,傳承歷史和民俗文化,因島制宜,保持特色風貌,發展特色產業……這些各具特色的和美海島,提供了海島生態環境、人居環境協調發展的優秀范式,探索出海島保護開發的新路徑。

      今日起,福建日報推出“和美海島”系列報道,記者走進和美海島,領略福建海島的旖旎風光,感受福建海島的神奇魅力。

      湄洲島一角。

      孤懸海上、偏居“界外”,湄洲島曾經是“只長石頭不長草,海風吹著石頭跑”的小島。

      今天,立足自身自然稟賦、獨特的“世界非遺”媽祖信俗,湄洲島選擇了三分靠漁、七分靠旅的發展結構。苦練內功,湄洲島不斷突破自然條件制約,蝶變成“生態島”;在旅游開發逐步深入的同時,更主動走進“綠色、低碳、智能”發展的新賽道,率先完成全國首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雙碳”規劃,計劃于2025年建成全國首座“零碳島”。

      前不久,它入圍全國首批“和美海島”。“先有和才有美,美又促進了和。”中共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工作委員會書記吳海端為和美海島做了這樣的定義,“因和而美,因美而和”。

      俯瞰湄洲島。

      中水“再生”,盤活綠美海島

      從莆田秀嶼區文甲碼頭乘船,不到20分鐘便可登上湄洲島。

      碧海、藍天、陽光、鮮花。初夏的湄洲島,夾竹桃、決明、雞冠刺桐、月見草……在草木葳蕤間肆意怒放,美得明艷。

      行至蓮池村周邊,粉色、黃色的美人蕉環抱著花田湖。汩汩碧水沿山勢流淌而下,一路經階梯式人工濕地、步道、亭臺……流入村居。向北3公里,另一脈清水蜿蜒匯入島上唯一的淡水湖——湖石淉。一池碧水周邊是綠林花田,水鳥翩然,環湖慢道上騎行者悠然自得,恰似一座海上花園。

      很難想象,這一路上流動的水、花木灌溉的水,都來自污水處理廠。

      湖石淉是湄洲島中部的低洼處。曾經,它是周邊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垃圾堆放之處,蚊蠅滋生,異味撲鼻,令人避之不及。從“死水坑”到碧水湖,它的“前世今生”,濃縮了湄洲島與“水”相關的變遷。

      透過無人機鏡頭俯瞰,湄洲島彎彎如眉,南北兩端高、中間低,側面狀如啞鈴。

      “湄洲島的獨特地形,造成了島上河流短、落差大,雨季漫、旱季干。”湄洲島農林水局副局長溫重旭介紹說,全島年平均降雨量約為970毫米,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河道也逐漸退化。“資源性缺水突出,加上過度利用,島上曾是‘十河九枯’。”

      制約湄洲島的不僅是淡水匱乏,還有無處可去的污水。

      由于農村生活污水直排,島上部分河道成為臭水溝;河道占用、河灘開墾等亂象比比皆是,成為湄洲島環境的短板。

      在缺水的海島,生產生活用水主要依靠陸地通過海底管道“輸血”,生態用水又從哪里來?

      2017—2019年,湖石淉經歷了建成投用、水質提升的兩期建設,全島11個行政村污水收集管網全覆蓋,實現控源截污。

      最大轉變出現在2020年,湄洲島入列全國第一批55個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水體治理、岸線綠化、中水回用、智慧節水……總投資3.3億元,系統規劃、一體推進“湄洲島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綜合整治試點”項目建設。

      以全島為單元、河流為脈絡、村莊為節點,湄洲島打造起“中水回用工程”,包括貫穿南北的生態補水管線,湖石淉生態水系整治,白石片、港樓片、下山片等3個水循環區域,以及25條河和23個池塘被分為寶湘街、湖石淉、黃金沙灘、祖廟文旅、城鎮宜居等5條水脈;同時提升防洪能力,加強清淤疏浚,清除河道垃圾,恢復自然河道,增強水體流動性。

      在環島西路,污水處理廠已完成技改擴建,污水日處理量將從5000噸提升到1萬噸,為發展做好準備。

      “全島平均每天產生4000多噸污水,通過管網統一收集到污水廠,處理后的尾水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流入尾水暫存池。”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副主任葉遠飛介紹說,尾水經過抽水泵房加壓,送達島嶼南部的高點,通過自然下泄,經過S形的槽溝到達幾個水池;槽溝下鋪設有濾料,水池邊種植不同水生植物,讓水進一步凈化。

      層層凈化過的中水,作為島上綠化灌溉、道路清洗、渠道池塘補水、群眾農業澆灌之用,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每年可循環利用中水約150萬噸,占全年居民和企業用水總量的一半。”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生態資源局的鄭金杰說。

      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全利用,讓黑臭水體消失無形;中水利用、雨水收集,讓主要河道得以“細水長流”;河流、湖泊、濕地等水體的恢復自然連通,全島被一張“水網”串聯起來……湄洲島“盛水的盆”功能逐漸修復,“盆中的水” 循環活化,充滿生機。

      淡水來之不易,節水已成為湄洲島人民的共識。通過供水管網改造,湄洲島供水廠管網漏損率不斷降低;高標準創建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新建的安居小區正在建設2個供水管道,“優水優用”、再生水作沖廁用水……節水型單位和節水型小區建成率達100%。

      垃圾分類全覆蓋、實施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綠化率提升至60.66%,周邊海域水質優良率達到100%,11個行政村“綠盈鄉村”全覆蓋。湄洲島向更凈、更美加速前進。

      在湄洲島西海岸的西亭澳,500多畝的紅樹林郁郁蔥蔥。

      “這片紅樹林是10多年前人工栽培的,有了回用的中水,這兩年長得特別快。”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生態資源局局長唐亞咮說,紅樹林種植之后,近岸海域生物多樣性更豐富,更多白鷺在這里棲息,明年計劃再種植1000畝。

      這片紅樹林所在之處,已建成湄洲島紅樹林生態公園。

      依海而生的木欖、秋茄、海蓮、紅樹等虬枝交錯、樹冠相連,滿目蔥蘢;白鷺等鳥類在紅樹林里棲息覓食、翩躚飛舞;木棧道沿著海岸鋪設,“海上森林”觸手可及……一派水天一色、綠意盎然的生態美景。

      湄洲島北部祖廟景觀山體亮化工程。

      綠電賦能,引領低碳轉型

      紅樹林生態公園內這條不同于普通的棧道,它是呈現陽光橙、草地青、森林綠、天空藍的風雨廊,延綿數十米,如同為紅樹林生態公園鑲上了一條彩色飄帶。

      風雨廊頂部去年鋪設的BIPV光伏系統,作為最新一代的光伏建筑一體化產品,它將太陽能發電產品有機集成到建筑上,光伏本身成為建筑的一部分,與自然風光完美呼應,被稱為“彩虹”光伏。

      系統由120多塊BIPV光伏發電玻璃組成,總裝機容量約15千瓦。“據測算,這處光伏每年發電1.95萬千瓦時,而紅樹林生態公園每年用電需求約1.16萬千瓦時,多余的光伏電能還可用于周邊路燈、夜景等,實現清潔電能全額消納。”國網湄洲島供電公司總經理王瀚青算了這樣一筆賬。

      一座海島公園,在莆田市首次實現了全天候的清潔電力自平衡和近零碳排放。

      光伏系統不僅扮靚了紅樹林,還出現在輪渡碼頭的風雨廊、媽祖祖廟旁的餐廳屋頂、酒店的車棚頂……以“綠”為核心的清潔能源替代,引領湄洲島的能源結構發生蝶變。全島共建成23個光伏發電項目,累計裝機容量約1300千瓦時,年發電量約169萬千瓦時,加上來自忠門的風電,目前湄洲島每2千瓦時電中就有1千瓦時來自清潔能源。

      在綠電的運用上,湄洲島甚至走在全國海島前列。去年7月,多端互聯低壓柔性微電網項目投運,將島嶼北部的5個變壓器臺區在直流側互聯形成環網,在直流側就直接接入輪渡碼頭“彩虹”光伏,把光伏發出的直流電就近提供給周邊的居民,且優先保障直流充電樁用電。

      在旅游旺季,宮周片區朝宮街的旅游線路人口密集、用電變化大。當出現用電突增時,柔性微電網起到了“智慧指揮”的作用。

      當5個臺區之一的負載過高時,在微電網的自動控制下,可以接受鄰近低負載臺區的互濟功率,讓輕載的臺區帶重載臺區的部分負荷。“今年大年初四,祖廟附近的朝宮街用電負荷急劇上升,通過微電網的功率互濟,北部2號臺區的負載率從原本的97%降低到了70%,避免了變壓器重載的問題。”王瀚青說。

      以綠電賦能,實現全電項目在海島旅游、生產、生活等場景深度覆蓋。

      “零碳”烹飪從理想照進現實。目前,湄洲島已完成全島218家民宿與21家企事業單位的全電廚房改造,年替代電量超過167萬千瓦時。

      在湄洲島海景酒店的全電廚房里,廚師長趙先財正在顛勺炒菜。不見明火,煙氣減少,更少了鼓風的噪聲。可謂是“不見炊煙起,但聞飯菜香”。

      “夏天沒有空調的廚房本身就是個烤爐,在全電廚房,我們覺得沒有那么難熬。”他告訴記者,雖然少了傳統的煙火味,但是電爐灶的定時、控溫等功能讓他切身感受到效率的提升。從清潔角度看,全電廚房更清爽整潔。他說道:“油煙更少,油漬也少,鍋底不會積灰。更重要的是,從低碳環保角度看,不消耗液化氣,沒有廢氣排放,對環境有益。”

      低碳,還體現在交通工具上。記者在島上3天,所見車輛皆是“綠牌”。

      公交、網約車是新能源車,招手即停的是電瓶車,人們還能騎著共享自行車、電單車“慢慢游”。“禁止燃油車上島。”網約車司機老李是原住民,“現在我們換車都要求是綠牌了。”

      截至2022年,湄洲島全島電力占終端能源消費比例達94.6%,消納清潔能源3350萬千瓦時,相當于減少碳排放13100噸。

      全島尾水沿著S形的槽溝和水池往下流淌,讓水進一步凈化。

      全域開發,奏響文旅新樂章

      湄洲島不僅是朝圣島,也是生態島、旅游島,“吃住行游”,到湄洲島旅游的游客感受著別樣的海島綠色消費新體驗。湄洲島正從傳統景點、景區向多元化全域旅游轉變,為不同需求、不同層次、不同年齡的游客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環境。一個越來越好的湄洲島呈現在游客面前。2022年湄洲島實現旅游收入25.5億元。

      今年“五一”期間,前三天湄洲島游客接待量達10萬人次,僅5月1日單日游客接待量就達到近5萬人次,創歷史新高。今年至目前,累計接待游客數突破百萬人次,較去年提前15天達到該數量。

      5月7日,湄洲島入圍福建首屆品牌價值百強榜單,位列福建旅游目的地品牌榜首。

      游客在島上享受和美海島風景。

      5月25日晚,湄洲島黃金沙灘上,海灘音樂節激情正酣。吹著海風,喝著小酒,游客隨著歌聲動情搖擺。不遠處,東海面的“海上臥佛”在燈光裝扮下,呈現出白、綠、藍、黃、青、紫的形態,讓人飽了耳福又飽眼福。今年以來,“海上臥佛”“光”景上新,與北部祖廟山、東中部三佛山、南部鵝尾山3個景觀山體亮化工程結合,將環島東路全線串通起來,創意打造鵝尾“夢幻森林”、點亮“臥佛尋禪”、提升“平安塔秀”等網紅打卡點,進一步豐富“夜游湄洲”新業態。

      “湄洲島的旅游生態是越來越好了,這個發展速度讓我都想不到!”島上的佑見民宿主理人林奕飛感受到旅游業的強勁復蘇勢頭。

      如今,特色民宿如雨后春筍般在湄洲島遍地開花,目前全島民宿超過200家,今年預計再增加旅游民宿100家,全島將供給近6000個民宿床位。

      “為加快湄洲島旅游基礎設施的完善,今年‘五一’期間,湄洲島對岸的文甲碼頭媽祖城浪情灣公共停車場投用,提供了近6000個停車泊位,同時還提供免費接送車輛,在臨時停車場和文甲碼頭間往返接駁,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游客進島的交通壓力。”吳海端說,島岸一體聯動機制已成效初顯。

      “預計在今年7—9月的旅游旺季,湄洲島游客人數將突破300萬人次。”吳海端說,“我們將繼續探索‘旅游+’‘+旅游’融合發展道路,將‘生態花園’建設成為綠色全域旅游示范區。”

      夕陽下,游客在湄洲島鵝尾海灘自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播放器|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一级毛片aaav| 欧美a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视频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另类激情久久久免费| yy111111少妇影院无码| 日韩一品在线播放视频一品免费| 亚洲福利秒拍一区二区| 精品福利视频第一|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一区| 91免费福利视频| 少妇大叫太大太爽受不了|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道| 免费无毒片在线观看| 要灬要灬再深点受不了看|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 jizz免费在线观看| 无套内射在线无码播放|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欧美综合社区国产|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思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欧美丰满熟妇xx猛交|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影视频上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三区| sihu免费观看在线高清| 成人窝窝午夜看片|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综合喷水| 最近中文字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