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建甌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游人如織。魏永青 攝 東南網2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柳滔 通訊員 葉秋艷)這個春節,建甌最熱鬧的地方當數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街區入口處瑞龍與文創鯉魚燈交相輝映,道路兩旁的小攤點上印著龍形圖案,摩肩接踵的游客手中提著龍形的紙燈籠……建甌以“夢回建州·接龍納福”為主題,在新開街的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舉辦了建甌古城新春游園會暨首屆國風文旅活動。 進入街區,映入眼簾的便是國風雅集。這里集結了“非遺新生代”“國潮新味覺”“年味新主張”三大類型展銷市集區,涵蓋了建甌傳統手工藝制品、文創產品、特色美食、網紅美食、年俗用品以及國潮趣味互動裝置。沿著街區繼續往前走,是“建”文化和“龍”元素的融合碰撞,“福龍齊天”竹編藝術、“千年祈龍”建州拼圖、“有龍則茗”宋式點茶、“龍譽古街”非遺拓印、“有龍則靈”福建樹下貼龍鱗、“千年建州·建字號”公用品牌產品展銷……為游客獻上了豐盛的文化大餐。 “變化”是今年返鄉的建甌人口中的高頻詞。去年9月,修繕了近一年的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迎來正式開街,保護、提升、活化,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在古香古色的街區里,傳統文化和現代活力得到了有機融合。不僅有展現建州文化的博物館、非遺展示體驗館、朱子文化遺存等古建,還引入了茶空間、咖啡店、甜品鋪、圍爐煮茶等頗受現代年輕人歡迎的商業形態,迸發出蓬勃活力。 家鄉的變化,也為返鄉的年輕人提供了就業創業的新思路。建甌籍在校大學生楊夢希看到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開街的消息后,產生了返鄉創業的想法。寒假一到,她就和同為建甌人的同學胡晨暄一起在街區支了個小攤,銷售書法文創產品。“我們兩個都是書法專業的,未來也想從事文創產業,看到家鄉發展得這么好,我們也想回來試試水,積累積累經驗。”楊夢希說。 在街區,像楊夢希這樣返鄉支攤兒創業的“00后”還有很多。他們在這里組樂隊表演、開花店、做美食、開直播,為傳統街區注入了青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