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就在“海峽西岸”寫入中央文件后不久,10月26日至11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視察團一行59人專程來我省就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情況進行為期9天的視察。在閩期間,視察團開座談會,進工廠企業,下港口碼頭,看重點項目建設,全面了解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情況。視察團的不少成員曾來過福建,有的甚至是“福建通”,比較過去,展望未來,他們對我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給予充分肯定,表達了他們對海峽西岸的厚望。本報記者全程隨視察團采訪,捕捉到一些有意義的鏡頭,相信能給廣大讀者帶來有益的啟發。
全國政協委員舒乙:這次到福建來,看到很多好東西。如參觀的幾個博物館很能代表福建的歷史文化底蘊。由于歷史原因,福建與其他地區相比,發展晚了一點。但晚有晚的好處,晚有晚的思路。要著眼于祖國統一大業來制定詳細的“十一五”規劃,花大力氣拿出一個比較完整的規劃;新的開發區不要按照別人走過的路來安排,應該加強在政策指導性方面的宏觀調控;要很好地保護福建的歷史文化古跡,特別是反映閩臺關系的文化。
全國政協委員王金城:希望中央盡快落實五中全會對加快海峽西岸經濟發展的有關政策,在項目、資金、人才上適當給予傾斜,給福建“放權”,支持海峽西岸發展。只要能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措施,都能大膽地進行試點。希望福建能抓住難得的機遇,找準切入點,加大吸引臺灣的高科技人才和產業來福建創業,加強與臺灣現代農業和教育的合作與交流,吸引臺灣的農民和青少年來福建。
全國政協委員張偉超:福建是僑務大省,福建改革以來能取得如此巨大的變化,“僑”功不可沒。新時期,僑務仍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僑臺之間也是互相促進的。福建今后的發展,要繼續發揮僑務資源的優勢,僑臺工作應始終放在重要、突出的位置,不可削弱。福建的文化建設可以考慮以華文教育為切入點,面向港澳臺僑,以此在海峽西岸的建設中發揮特殊的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林乃基:建議福建在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的時候,巧妙地運用好閩臺血緣關系,引進先進技術設備、高素質的勞動力來發展經濟。發展港口經濟,進而發展海洋經濟。
全國政協委員俞曉松:建議用科學發展觀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指導思想來規劃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不能忽略與其他省份和區域的協調。和鄰近省份要有所溝通,促進交通建設的發展。 花 絮 “這些都是我們的寶貝”
“這些都是我們的寶貝。”在參觀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和泉州博物館時,記者聽到許多委員這樣說。福州的船政文化博物館和泉州博物館里生動、具體的展品,悠久的歷史文化遺跡,向委員們展示了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很多委員在參觀時感到,這些歷史文化遺跡,代表福建的文化底蘊,都是福建的財富。有的委員還建議說,這是我們的驕傲,自己的寶貝,不僅要加以恢復和保護,還要多建立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館。
他們說,要摘掉相對落后的帽子,一要靠經濟,二要靠文化,有這些寶貝,對臺灣人民就是一種吸引,對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也是一種重要的推動力。 “真希望能在這當學生”
10月30日,委員們來到了位于漳州開發區內的廈門大學新校區。校區三面環山,依山傍海,環境優美。校區占地2568畝,規劃建筑面積60.8萬平方米,學生規模2萬人。現已建成35萬平方米校舍及配套設施,現有學生1.5萬人。
學生們高興地向委員們介紹說,學校里配套設施都很齊全,超市、自助洗衣房等樣樣都有。
校區里現代化的圖書館吸引了委員們的目光。四層高的圖書館設有手扶電梯和休閑區域,學累了可以到這里喝水看報。優美的校園、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委員們回憶起了自己的學生時代。不少委員感慨:“真希望能在這里再當一回學生!” “廠區怎么走不到頭啊”
“這個廠區怎么走不到頭啊!”汽車在漳州燦坤實業有限公司的廠區里直行了5分鐘多,委員們的視線里仍然是整齊的標志性黃色廠房,一位委員不禁問道。
原來,燦坤公司用地160萬平方米,計劃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目前已有55萬平方米廠房投入生產運營,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廠區。
至今,燦坤公司實際到資已達8000萬美元,2004年實現產值40億元,工人達2萬人,預計今年產值可達50億元,工人2.3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