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蓋起兩層樓
除了還沒來得及貼壁磚的陽臺,四川都江堰大觀鎮茶坪村4組組長王全的新家已經萬事俱備了。
11月11日,走進這個上下兩層、238平方米的新家,白墻黑瓦,清一色塑鋼窗。地上實木地板,墻線包了紅木,一層客廳,3組深紅色的真皮沙發特別搶眼。
“不等不靠,自己努力最重要。”這是王全這段時間的口頭禪。地震中,風光秀麗的茶坪村成了一片廢墟,村里147戶人家,只有3戶的房子勉強可以住人。
“災難大,受災廣,災民多,國家哪兒來那么多錢嘛?”在6月份,從帳篷搬進活動板房,王全就決定:“自己蓋房。”
6月26日,成都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災后城鄉住房重建工作的實施意見》,允許農民和城里人合作建房。消息靈通的王全當天就聽到了消息。他聯系到有生意往來的成都老板張忠貴,“老張說,沒問題,搞吧!”老張提出,蓋房的基本款28萬他出,只要給他在旁邊再蓋一套。這正是政策允許的,王全于是干了起來。7月10日,王全在鎮里第一個開建新房,10月30日,他就搬進了新家。
8月底,成都市政府在青城山組織聯建咨詢會后,茶坪村被紛至沓來的投資客擠得滿滿當當。現在,全村有34戶參加了聯建蓋房。
“8級抗震!”對新家,王全很自豪。這套兩層樓房可不是過渡房:一般蓋房需要40噸水泥,他用了60噸。
有了新家再掛照片
一張粉紅色的雙人床占據了一半空間,床側是沙發……綿竹市遵道鎮棚花村的張莉仍住在帳篷中。帳篷內干凈、整潔,只是沙發上那張結婚照上,落滿灰塵。
地震中失去家,失去3歲的女兒,這照片讓一個母親心碎。
張莉家里現在還有4口人。丈夫去成都做焊工,“來錢快”,一個月能“找回”1000多塊錢。婆婆5月份就去了綿竹縣城,在一個茶館做服務員,每個月能掙400塊錢。怕地荒了,公公在家攏著4畝地。她自己現在在德陽市婦聯免費提供的年畫培訓班里學習,再學一段時間,她就將結業,可以在家出活了。
“這張已經繡了10多天,裝裱后可賣200塊錢。”張莉指著手繡“童子觀音圖”說,“錢一點一點攢,日子一步一步走。”
“今年春節前要湊夠10多萬,加上補償,明年開始把新房子蓋起來。有了新家,再掛上照片。”拿起紙巾,張莉擦去相框上面的灰塵。(記者 雷 聲 肖潘潘 魏 賀攝影報道)
(責編:謝添實)
- 2008-11-14福州出新政 幫災區人員就業
- 2008-11-15石獅各界向四川災區捐贈款物達5781萬元
- 2008-11-14用堅持守候希望——寫在汶川地震半年之際
- 2008-11-14地震災區心理康復道路漫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