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的八閩大地,處處春意盎然。比陣陣春風更令人振奮的,是福建各地迸發出的強勁發展活力。去年以來,福建銀行業積極采取了一系列保增長、防風險、促穩定的有力舉措,為該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現在企業面臨的困難,僅僅靠一家企業的力量,甚至是全行業的力量,顯然還不足以解決。”福建銀監局局長王曉輝說,此時銀行業機構需要樹立起同企業共渡難關的信念,主動為企業發展“添柴加薪”。
“在商業銀行與企業之間,我們起到了很好的‘架橋鋪路’的作用。”福建銀監局副局長黃邦鋒告訴記者,為了促進銀企便捷地達成合作,該局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出臺了多項“擴內需、保增長”的舉措,開展了“走出去”、“坐下來”、“請進來”、“圍起來”等多項工作,積極引導銀行業以實際行動支持福建經濟發展。
所謂“走出去”,是指福建銀監局組織了多批次的業務骨干,深入企業生產第一線調研,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增強了出臺政策的及時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坐下來”,是指福建銀監局邀請省發改委、省經貿委、省建設廳、省外經貿廳等當地經濟主管部門的有關負責同志多次座談,共同探討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請進來”,就是召集銀行業金融機構一起座談商議,明確工作重點,完善體制機制,形成了多項政策措施,如去年12月福建省政府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若干意見(試行)》,就充分吸收了多家銀行業機構的建議。“圍起來”,就是會同有關部門,分工合作,舉辦政銀企資金對接會,不僅及時解決了數百家企業的融資問題,而且給各行業發出了一個積極的信號,即銀行業在堅定地支持經濟發展。
“金融促進經濟發展,不僅需要加強銀政、銀企、銀保等合作,還需要推動建設長效的工作機制。”黃邦鋒在接受采訪時說,通過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溝通,該局牽頭搭建了四大平臺,形成了政銀企保增長工作合力。
首先是搭建了針對產業龍頭企業的資金鏈應急保障平臺。去年11月,福建銀監局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加強龍頭企業資金鏈應急保障工作指導意見》,設立了企業資金鏈應急保障周轉金3億元,建立了由經貿、財政、人行、銀監等部門和商業銀行參加的龍頭企業資金鏈應急保障聯席會議制度。目前,已有130家龍頭企業納入這一資金鏈應急保障平臺管理。同時,福建銀監局還指導各銀監分局推動各地加快建立本地區的龍頭企業資金鏈應急保障平臺,要求各銀行業機構在加強對龍頭企業資金鏈風險監測的同時,主動幫助企業降低資金鏈斷裂風險。福建銀監局還要求對風險企業不搞“一刀切”、“急剎車”,審慎靈活地做好到期貸款轉貸工作。
其次是建立重點工業企業產業升級平臺。為了在推動項目建設的同時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未來3年內,福建省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資金,建立轉型升級重點項目貸款貼息風險保證金制度。同時,每年還安排2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各地或行業協會結合重點產業集群的情況,與國內外科技創新資源組建產業技術聯盟,支持產業集群中小企業通過項目對接會等渠道,尋求技術解決方案并推動先進適用項目成果轉化。目前,已有308家重點工業企業納入了這一平臺。
再次是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擔保平臺。資料顯示,目前福建省27.8萬多戶企業中,中小企業占99%以上;同時,中小企業創造了87%的利稅總額,提供了93%的就業機會。為了加大對中小企業發展的信貸支持力度,去年12月,福建銀監局聯合有關部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行業發展的意見》,設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風險補償專項資金,健全全省擔保行業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引導銀行業機構加強與資質優良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業務合作。
再就是提升政銀企資金供需對接平臺。2008年11月,福建銀監局牽頭舉辦了“福建省政銀企資金供需對接會”,及時傳達了國家保增長擴內需的具體措施,引導500余家企業與17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洽談對接,其中有貸款需求的企業近400家,簽約貸款項目共32項,總金額達54.85億元。這些項目絕大多數是福建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環保型產業、農業產業化等方面的優質項目。對接會上,還達成初步貸款意向總金額達419億元,涉及紡織、化工、裝備制造、電子、高新技術、農副產品加工等多個行業。(記者 王信川)
(責編:謝添實)
- 2009-03-26福建企業信心滿滿逆市拓展國際市場
- 2009-03-16在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版圖中誰是“潛力股”
- 2009-03-19福建對接國家產業振興規劃促產業“脫胎換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