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搭建閩港合作"八大"平臺。建設聯合招商平臺,發揮雙方資源優勢,聯手到海外招商,共享合作成果;建設基礎設施與公用事業發展合作平臺,繼續推出一批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和社會事業項目,吸引港資投資經營;建設金融合作平臺,吸引更多的香港金融機構到福建設立營業性機構或投資參股福建地方金融機構,繼續推動符合條件的福建企業到香港上市融資;建設貿易合作平臺,擴大對港貿易和轉口貿易,建立福建產品開拓國際市場的營銷網絡;建設中小企業發展平臺,深化政策咨詢、融資擔保、技術咨詢、信息服務等合作;建設旅游合作平臺,做好旅游中轉銜接服務,促進旅游線路對接延伸;建設物流業合作平臺,引進物流業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建設人才合作平臺,開展人才培訓、課題研究、聯合辦學等合作,積極從香港地區引進管理、法律、金融、物流、科技等福建急需的人才智力。
深入推進閩澳四項合作。充分發揮澳門與歐盟、葡語系國家等地區的聯系平臺和娛樂、經貿、商務、酒店、金融等行業發展的服務平臺作用,推進閩澳在商務、中小企業、旅游和服務業四個方面的合作,促進閩澳共同繁榮。
充分發揮華僑華人作用。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從經濟、文化交流入手,建立長效互動機制,切實做好華僑華人特別是其新生代及新華僑華人的工作,充分發揮福建華僑華人眾多、愛國愛鄉、資金實力雄厚的優勢,引導更多的華僑華人支持和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加強同海外華僑華人及社團的聯絡和溝通,及時了解和掌握海外最新僑情動態,擴大"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世界閩商大會"的影響,大力推動海外僑胞來閩投資。切實維護僑胞合法權益,注重為華僑華人來閩投資創業提供良好的服務。
四、拓展跨省區域合作。積極參與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走出去和引進來并舉,不斷加強和拓展省際經貿合作,增強要素集聚能力,從更大的市場、更廣的空間來謀劃和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
加快建設統一有序的跨區域市場網絡。推進專業市場建設與產業集群發展、商品市場與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外貿發展與內貿發展的緊密結合,建設發展一批各具特色的區域共同市場,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暢通流動。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信息設施,加快建設以福州、廈門和泉州為中心的要素市場,促進資本、土地、人才、技術、產權等各類專業市場和特色市場的合理布局。支持強勢企業跨區域投資,促進優勢產業擴張。整合區域旅游資源,延伸福建旅游線路和網絡,拓展旅游市場。推進與長三角、珠三角地方性資本市場聯接,吸引民間資本參與企業產權交易。促進企業利用股權、債券等金融工具融資,吸引金融企業在福建設立分支機構。加強人才、勞務、技術合作,推進省際聯合攻關生產技術難題。繼續推進與周邊省份間的糧食、煤炭等的供需合作。
促進區域互動聯動。辦好"海峽西岸經濟區論壇",提升海峽西岸經濟區影響力。加強與贛湘等省份、浙江溫州、廣東潮汕等地區的經濟聯系。加快推進與周邊及內陸省區間的鐵路、高速公路等干線通道和能源建設項目的對接,大力推進口岸通關、轉關便利化,推行"鐵海、公海聯運"等模式,使福建港口成為周邊及內陸省市新的出海便捷通道。加強港口建設與內陸省區大型企業貨物進出需求的對接,吸引內陸省份在連接福建出海口的通道沿線規劃布局產業項目,培育發展沿線產業帶。引導企業有針對性地構筑營銷網絡,支持組織省內企業赴內陸省市舉辦各種展銷活動,擴大閩貨影響力。繼續做好省際對口支援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