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最近討論并原則通過《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
五年磨一劍,揚帆要遠航。有關專家認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將發展成為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區域之后我國區域經濟又一增長極。
“五年磨一劍”
福建省是在2004年初提出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海西經濟區以福建為主體,涵蓋了浙江溫州、廣東潮汕、江西贛州等相鄰地區。這一東接臺灣,南北承接珠三角、長三角,輻射周邊地區的發展規劃引起海內外矚目。
5年來,海西經濟區的主體福建省加大投資力度,改善基礎設施,力促經濟發展,壯大經濟區的總體實力。過去的5年也是福建省經濟發展最快的5年,福建省生產總值從6053.14億元到首超萬億元;財政總收入從622.76億元到突破1500億元;海洋經濟總量進入全國沿海省份第3位。
過去,福建的交通一直為人詬病,由于境內山多地勢復雜,人稱“閩道更比蜀道難”,現在這種說法已經消失。從2004年起,福建連續開工建設溫福、福廈、龍廈、廈深、向莆等5條鐵路,建設速度在全國罕見。昔日全國鐵路網末梢,如今后來居上。
今年3月8日,溫福鐵路鋪軌工程全線貫通,福廈鐵路開始鋪軌建設。年內,這兩條鐵路將先后建成開通。“2009年將是集中展示福建鐵路建設成果的一年,全國將建成開通五條鐵路客運專線,其中福建就占了兩條。”東南沿海鐵路福建公司負責人陳乃武說。
根據規劃,到2020年,福建將形成長達5000公里、投資3500億元左右的現代化鐵路網,一躍成為我國東南沿海鐵路樞紐。
5年來,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設也呈跨越式發展,從省會城市出發到各個地市的4小時交通圈正在形成。目前福建省高速公路里程達1760公里,在建里程1417公里。每100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達到72公里,是全國平均數的兩倍。公路骨架基本形成,國家高速公路網有6條通過福建,總長達3088公里。
海西的“集聚效應”
長期關注福建發展的北京拓維研究院院長王毅認為,海西經濟區戰略提出后,福建將借此跨越省份經濟模式,加快融入全國區域競爭與合作的洪流中去。
近年來,福建省努力掃除妨礙區域經濟發展的種種障礙,主動吸引粵、浙、贛等周邊地區的投資,形成良好的互動。周邊地區對接海西經濟區的步伐也在加快。
- 2009-05-06赴臺招商 海西路網叫得最響
- 2009-05-06“海西區”定型有利兩岸共創和平
- 2009-05-06海峽時評:期待“海西”新奇跡
- 2009-05-06海西號角吹響 相關板塊全線走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