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福建日報創刊60周年> 內首頁> 影響
> 正文
“松綁放權”報道:黨報推動改革的成功范例
通過黨報傳達的改革訴求推動一系列制度的形成和完善——
“松綁放權”的影響
遠遠超出企業本身
由于“松綁”呼吁信切中制約企業改革發展的要害,發表后立即在政企各界引起強烈反響和連鎖反應,成為我國企業改革發展史上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福建日報刊登廠長經理呼吁書的第六天,即1984年3月30日,人民日報在二版頭條全文轉載呼吁書,并在編者按中指出:“這封呼吁書提出了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問題”,舊的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狀況“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經濟日報、工人日報等報刊都在顯要位置上轉載報道,廣播電視也多次播放呼吁信的內容。此后,人民日報又五次報道“松綁放權”進展情況,其中兩次轉自福建日報,并配發兩篇評論。當年的中國新聞獎評選,福建日報《五十五名廠長、經理呼吁——請給我們“松綁”》奪得特等獎。
通過媒體傳達的改革訴求,直接推動了一系列制度的形成和完善。呼吁信發表的當天,福建省委組織部就研究形成三條意見,在企業人事任免、干部制度改革、廠長負責制等三方面給企業放權。不久,省政府連續頒發9個文件,下放企業管理權。福州市委、市政府還專門討論決定采取6條措施,不當“新婆婆”,支持“松綁放權”。
“松綁”呼吁也引起國家有關部門和領導的高度重視。1984年4月15日,55位廠長經理代表受邀到國家體改委、中央黨校、紅旗雜志社等匯報座談。5月10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擴大國營工業企業自主權的暫行規定》,這是對原有計劃經濟體制的一次重大突破。
“松綁放權”的影響,遠遠超出了企業本身,對全省的改革和生產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據統計,1984年4月的工業總產值和財政入庫稅利,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9.2%和28.4%,松綁放權后的5年,全省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速度比前5年翻了一番多。
![]() ![]() |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