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全記錄> 縣域經濟
> 正文
邵武龍磚:“廢物山”變成“金山銀山”
何興明 溫青 文/圖
地處邵武曬口的龐大煤矸石山體及龍磚公司部分廠房。
靠山吃山。
東南網-福建日報10月16日報道 邵武市曬口街道,也有一座“山”,但這是一座由煤矸石露天堆積而成的“大山”。煤矸石是煤礦企業在掘進、開采和洗煤過程中排出的固體廢物。邵武龍磚把這座“廢物山”,變成了“金山銀山”,詮釋了另一種“靠山吃山”法。
昔日困擾礦山的廢棄物
邵武規模龐大并已成為當地特殊景觀的煤矸石山,是福煤集團邵武煤業公司自建礦以來長達50年的采礦時間里,不斷排出累積而成的。據測算,該煤矸石山體高達數十米,體積約175萬立方米,重約300萬噸,隨著采煤的不斷延續,每年還新增7至8萬噸。龐大的山體,不僅占用大量土地,破壞生態,污染環境水源,而且還有發生滑坡或自燃的安全隱患。同時,不斷增高的山體,增加了機械排矸的難度和成本。
因為這座“廢物山”存在諸多問題,多年來,邵武煤業公司也一直尋求解決的辦法,甚至貼錢也無人問津,其主要原因是利用價值低,治理難度大,這也是長期困擾其他礦山的普遍問題。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