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廣網1月12日消息 (通訊員原仁開 李實)2008年12月28日,由中央文明辦組織開展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福建)頒獎儀式在廈門舉行,泉州邊防支隊蚶江邊防派出所民警鄒志標,高票當選中國文明網“敬業奉獻好人”,成為我省公安系統、口岸與海防系統唯一入選者。
鄒志標是湖南省宜章縣人,1993年入伍。自2000年擔任蚶江邊防派出所石湖警務區警官以來,他恪盡職守,服務群眾,從一個不懂閩南語的外來者,成長成群眾心目中的好民警。群眾只要遇到事,就會想起“鄒民警”,當地群眾說他是“穿警服的‘百事通’”。
剛到石湖警務區工作時,鄒志標發現轄區群眾日常用語都是閩南語,語言交流相當困難,第一次調解民事糾紛,就因為聽不懂閩南語差點把事情辦砸。事后,他口袋里揣上一本《閩南話講你知》,碰到不明白的就討教當地干部群眾。半年以后,一個外省的小伙子居然能說閩南話。
熟悉當地村風民俗是開展好警務工作的基礎。為此,鄒志標走村入戶,每天至少走訪10戶居民,工作都在10個小時以上;白天工作再累,晚上也要到轄區轉一轉。經過幾年實踐積累,他從閩南農村的楹聯文化中總結出一套“楹聯文化”入戶走訪法,即以聯定位劃片法、以聯知名進門法、以聯知情溝通法、以聯知輩記憶法、以聯設長管理法。他根據這些方法,只要一提群眾姓名,便知其家庭成員和主要社會關系、知其住所、特征、表現,大大提高了入戶訪查的效率和幫助群眾排憂解難的實效。
鄒志標的這套走訪法,相繼得到公安部邊防管理局、省邊防總隊的肯定。
為了更加了解群眾的意愿,更好地為群眾服務,2007年6月,鄒志標建立“標啊”網上警務室。這樣,他離群眾更“近”了。網上警務室的內容包括申請戶口遷移須知、防盜搶“十大要訣”等,網頁上還建立了警情通報、警務快訊、案件公開等警務信息。鄒志標自己當版主,專門解答群眾在網上留言板提出的問題。幾個月前,有人留言:“石湖村什么時候有自己的籃球場?”看到這個留言,鄒志標立即與石湖村委會協調,村里很快建起了籃球場。網站自開通以來,解答群眾咨詢1200余次。他先后與18戶孤寡老人、特困家庭結成幫扶對子。
84歲的邱愛老人和10來歲的孫女相依為命,生活困難。8年來, 鄒志標一直自掏腰包為老人買菜、送米,并幫忙挑水、做飯,照顧老人的日常生活。邱愛老人逢人便說:“我有了一個好兒子。”
鄒志標還兼任石湖村黨支部副書記。前幾年,石湖港開發征用了村里大量灘涂,養殖戶喪失了原有的經濟來源。鄒志標跑部門,下基層,幫助村民由養殖業向海上運輸業轉型,從石獅市金融部門為73戶原養殖戶爭取到600萬元貸款,用于籌建3家船務運輸公司。在他的倡議下,村里投資15萬元建立了農村信息培訓服務站,幫助村民進行科技知識培訓等。目前,該村已建成村務信息宣傳、蚶江邊防警務在線、“愛貝通”信息監護等3大網絡平臺。
8年來,鄒志標先后被授予“泉州市愛民好邊警”、“福建省邊防部隊十佳走訪警官”、“福建省新長征突擊手”、“全國邊防部隊優秀共產黨員”等光榮稱號。
- 2009-11-06張仁和:紅土地上的紅支書
- 2009-11-06活著一天,就要做好一天的事
- 2009-11-06百姓順口溜背后的“旺旺警官”
- 2009-11-06警官游成昌:我之所以快樂著
- 2009-11-06許志武:夕陽之愛映鄉村
- 2009-11-06一個走完13次“長征”路的山村郵遞員
- 2009-11-06為了大家,他忘了自家
- 2009-11-04土色土香的土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