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菌草技術、旱稻技術作為福建農林大學與南非夸那爾省的合作項目,當時林占熺已年過花甲,身體狀況不好,許多人都勸他不要去,但他知道當地政府和老百姓熱切希望引進菌草和旱稻技術,他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出發前對黨組織說:“我是共產黨員,此去非洲就象戰士上戰場,是為了國家利益,是為了中非友誼而去的。”為了使合作項目獲得成功,林占熺和他的助手們深入偏僻的山村調研和指導生產,經常是早上5點多驅車出發,晚上7點多才回到駐地,身體象散了架似的非常疲憊,他稍事休息后又開始夜以繼日地工作。曾經幾十次深入到艾滋病高發區,向當地群眾傳授技術,幫助他們脫貧致富。2006年4月6日《非洲時報》的頭版頭條報導了菌草項目在南非的成功實踐,稱是中南合作成功的典范。2006年12月南非夸那爾省省長訪問我省,與我省結成友好省。
在盧旺達、萊索托,菌草技術項目在林占熺和他的助手的共同努力下,都取得成功,幫助他們建立了穩定的生產線。
2006年11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宣布,中國在非洲援建10個有特色的農業技術示范中心,經福建省政府推薦,商務部、農業部兩部聯合審定由福建農林大學承擔盧旺達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項目,林占熺是該項目的具體負責人。由他帶領的項目工作組,已完成了項目論證,現場勘察測量、建筑設計、經費預算等工作,現已進入具體的施工建設階段,他表示愿為中非友誼繼續貢獻力量,為祖國和平外交服務。
從1995年至今,受國家商務部委托,林占熺共為發展中國家舉辦了17期菌草技術國際培訓班,已有75個國家的468名學員來華參加了學習。這些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教授、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和農業技術人員,他們一批又一批帶著對菌草技術的向往而來,又帶著所學的技術和中國人民的深情厚意而歸。以菌草技術為媒,在惠及千家萬戶、造福人類的同時也為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誼架起了金色的橋梁。
菌草技術的發明和推廣應用的成果,讓人驚奇,讓人贊嘆。曾經有一位外國富商以高薪聘請林占熺去他的公司工作,被他婉言謝絕,他平靜地對這位富商說:“幾十萬或百萬美元,只能富了我一人,而教會農民利用菌草技術栽培食用菌,富的是千千萬萬人!”為了大地的豐收,為了農民的歡笑,他20年如一日,嘔心瀝血,不知疲倦地工作,努力踐行“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寫在農民的錢袋里”。(林文欽)
- 2009-11-06真情捂熱紅土地
- 2009-11-06做新時代的知識型人才
- 2009-11-06追求——記全國勞模、閩清縣上蓮鄉豐達農場總經理陳謨湊
- 2009-11-06為民傾注滿腔情——記全國勞模、福州吳熙中醫院院長吳熙
- 2009-11-06身殘志堅勇向前 山區漁村譜新篇
- 2009-11-06扎根閩北 獻身機械
- 2009-11-06昔日外來工,今日省勞模
- 2009-11-06艱辛創業荒山披綠,古道熱腸見義勇為
- 2009-11-06人民放心滿意的理財人
- 2009-11-06羽壇傳奇人物湯仙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