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兵秣馬練精兵

總隊赴川抗震救援隊在廢墟上探尋生命奇跡
東南網-福建日報11月13日訊 福建省消防總隊始終把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和部隊戰斗力作為中心工作來抓,堅持訓戰結合、服務實戰,大力推動基礎練兵經常化、專業練兵崗位化,帶動部隊全面建設。五年來,全省消防部隊共接警出動5.46萬次,撲救火災1.98萬起,完成搶險救援和社會救助任務3.17萬次,救助、疏散遇險群眾5.12萬人,搶救財產價值約148.6億元,充分發揮了抗擊各類災害事故的主力軍作用。
一是執勤崗位練兵持續深化。分年度下達業務訓練計劃,開展基本功和實用技能訓練,實行訓練達標制。結合福建實際,增設了常規消防車操法和鐵人五項技戰術訓練;突出指揮員組織指揮訓練,大力推動基地化、模擬化訓練;依托全省視頻網絡系統開通“戰訓新干線”欄目,定期向全省官兵播放國內外滅火救援典型戰例、專家講評等資料,實現了全方位、全兵員崗位練兵理論教學的目的。另外,分別于2007年和2009年舉辦了全省消防業務技能大比武和特勤鐵人對抗賽,有力推動了執勤崗位練兵。
二是跨區域實兵演習不斷加強。將全省設置為2個滅火搶險救援協作區和9個戰區,即以福州為中心,輻射莆田、三明、寧德、南平的第一協作區;以廈門為中心,輻射泉州、漳州、龍巖區域的第二協作區。為加強聯動力量建設,總隊不定期召開戰區工作會,積極組織20次跨區域滅火救援演練。四川汶川“5·12”地震后,總隊快速反應、快速集結,緊急馳援災區,共出動警力3613人次,搜救群眾3人,轉移幫扶群眾800余人,排除險情500余處,運送救災物資180噸,搶救物資價值約300多萬元,為奪取抗震救災的勝利作出了貢獻。奧運安保期間,全省消防部隊作為實現“平安奧運”的重要力量,參加大型活動現場、重要時期消防保衛執勤325次,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
三是特勤隊伍和攻堅組建設大力推進。將滅火救援力量體系劃分為北、南兩大片區。北片區以福州為基點,含福州、三明、莆田、寧德、南平五個戰區;南片區以廈門為基點,含廈門、漳州、泉州、龍巖四個戰區;在全省形成以福州、廈門特勤大隊為龍頭,各支隊特勤中隊為骨干,普通中隊特勤分隊(班)為覆蓋面的點、線、面“三位一體”的特勤網絡力量體系,積極組建滅火救援攻堅組125個、化學救援攻堅組14個。同時,大力開展特勤技戰術、體能訓練和專業訓練,成功處置了福鼎苯酚泄漏、抗擊“龍王”臺風以及抗冰救災等急、難、險、重滅火搶險救援任務。
四是執勤備戰秩序進一步規范。制定了符合我省消防部隊勤務運行模式的規范化執勤戰備和程序化滅火救援指揮機制。全省各大隊、中隊均建立本轄區電子地圖,執勤出動首車配備安裝了滅火救援相關輔助系統和轄區各類預案、重點單位分布等信息資料的便攜式電腦;在莆田試行“車長”崗位制并在全省推廣,制定災害事故等級調派制度,推動數字化滅火救援預案建設,規范戰訓臺賬資料建設;制作更新戰訓網站,逐步整理戰訓業務教材和資料數據上網,實現相關資源共享;出臺《等級消防員訓練考核評定實施辦法》,申請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予以認定并發證,實現軍地兩用人才培養,拓寬消防員就業渠道。
五是滅火救援專業指揮體系有效形成。通過“以租代建”模式,實現了總隊級千兆和支隊級百兆的網絡傳輸,全省“三橫兩縱”的計算機通信構架基本形成;引進移動圖像遠程傳輸、實時指令傳輸和數字集群通訊等信息技術,總隊已初步實現災害現場圖像的實時傳輸、戰斗指令的快捷下達。總隊作為成員單位,接入全省應急視頻會商指揮系統,實現了總隊與各廳局級成員單位,與市、縣、鄉級政府間的互聯互通。全面加強固定和移動指揮中心建設,省級消防指揮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各支隊(除漳州在建外)都已初步完成指揮中心建設,總隊與8個支隊指揮中心、136個中隊值班室的三級互聯互通已基本實現。
- 2009-11-13踐行總書記“三句話”總要求 努力打造海西消防鐵軍
- 2009-11-13弘揚偉大精神 支撐海西建設
- 2009-11-04讓新時代海西精神成為事業發展的有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