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全記錄> 最新動態
> 正文
漳州:上演現代“農字號”大戲
東南網-福建日報11月16日訊(通訊員 呂峰鵬 本網記者 雷光美)首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即將在漳州開幕。
15日,記者來到博覽會主會場——漳州東南花都花博園。在閩南瓜果園內的一間水培館,記者看到這里種植果蔬用的不是泥土,而是營養液。工作人員介紹說,無土栽培技術是目前全球先進的種植技術,已在許多地區推廣應用。
水培館不僅是本屆博覽會的新亮點,也是漳州市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一縣一業”顯特色
龍海浮宮的楊梅早期自產自銷,后來發展成小規模生產。群眾嘗到種果的甜頭,大面積開荒種植楊梅。政府給予政策、資金、科技等方面的支持,大力推廣新、特、優品種和無公害生產技術。今年,龍海市楊梅種植面積達5萬畝,產值上億元,產品進入國內各大市場,還出口到歐盟、東南亞等地。
作為全國知名的“魚米花果之鄉”,近年來,漳州市大力實施“一縣一業”發展戰略,引導群眾利用本地資源開發生產特色農產品,做大做優做強“農字號”主導產業。
如今,漳州水果、水產、蔬菜、食用菌(鮮品)、出口花卉等高優農產品的人均擁有量居全國設區市前列,已創出漳州水仙花、天寶香蕉、平和琯溪蜜柚、云霄早熟枇杷、東山水產品、漳浦保鮮蔬菜、華安鐵觀音茶、南靖綠麻竹、詔安青梅等一批區域特色農業名片。其中,平和琯溪蜜柚產量占全國柚類的30%,年出口量10萬噸,居全國縣級柚類面積、產量、出口量首位;詔安青梅年產值3億多元,是全國最大的青梅加工和出口基地。
相關新聞
- 2009-11-10三明:駛上對臺交流“快車道”
- 2009-11-03福州:打造海西宜居中心城市
- 2009-11-15業內人士稱八成國產電影票房都作弊
- 2009-11-16上海交大自主招生將給"偏才""怪才"機會
- 2009-11-15寧德市領導:將茶博會舉辦成高質量高水平的盛會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